陈浩打了个哈欠,揉了揉脸。广场的灯还亮着几盏,照得地面发白。他低头看了看手心那道浅浅的压痕,是之前握调度板太久留下的。他没管它,只是把瓶子放在脚边。
苏珊盯着那块石头上的小机器人看了很久。金属丝弯成的手在灯光下泛着暗光。她忽然开口:“如果连一个孩子都能用废料说出心里话,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更多人试试?”
“你说啥?”陈浩抬头。
“我是说……能不能开个小组。”苏珊声音不大,“教大家画画,做手工,或者随便怎么表达都行。不是为了比赛,也不是为了展示,就是……想做点什么的时候,有人一起。”
娜娜站在一旁,机身微微前倾,像是在认真听。
卡尔蹲在地上,正把最后一个设备箱合上。他停下手里的动作,抬头看她:“你是认真的?”
“嗯。”苏珊点头,“节日结束了,但那种感觉还在。我不想让它就这么没了。”
陈浩猛地一拍大腿站起来:“那你还不赶紧干?这事儿我能帮上忙的地方可多了!”
“比如?”苏珊挑眉。
“比如——”陈浩咧嘴一笑,“我可以负责喊话,拉人头,还能当第一个学员。反正我也没啥事干。”
“你上次画个流程图都能把箭头画成笑脸。”苏珊笑出声。
“那说明我有艺术天赋!”陈浩不以为意,“再说了,谁规定画画一定要像样?你看那孩子做的机器人,关节歪得能掉下来,可它就是我。你还说不像吗?”
苏珊没说话,嘴角却翘了一下。
娜娜这时抬起手臂,指尖轻触手腕处的数据接口:“资料库中有三百七十二种兴趣社群运营方案。根据基地人员结构和资源分布,建议采用‘三日宣传期+作品展示墙’模式。初期门槛设为零,报名不限技能水平。”
“听着像机器人写的广告词。”陈浩挠头。
“这是最优解。”娜娜平静地说,“数据显示,参与感能提升归属认知百分之六十三点五。”
卡尔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我可以负责登记信息。通讯系统还能群发通知,范围覆盖所有生活区和工作岗。”
“你愿意?”苏珊有点意外。
“不愿意我就不会说了。”卡尔语气还是那样,没什么起伏,“而且我觉得,这事比修管道有意思。”
“好家伙!”陈浩一巴掌拍在他肩上,“原来你也藏着文艺魂啊!”
卡尔没躲,只是轻轻晃了下身子。
“那就定了。”陈浩转头看向苏珊,“你出内容,娜娜出方案,卡尔管联络,我来造势。咱们把这个小组搞起来。”
“名字呢?”苏珊问。
“就叫……艺术创作小组。”陈浩脱口而出。
“太直白了。”苏珊皱眉。
“那叫心灵手巧社?”
“更假。”
“自由表达工坊?”
“听着像维修班。”
几人沉默两秒,同时笑了。
“就叫艺术创作小组吧。”苏珊最后说,“简单,也不骗人。”
“行!”陈浩一挥手,“现在就开始。”
第二天一早,公告栏上贴出了第一张海报。
纸是旧的,背面还有打印失败的表格痕迹。正面却是全新的。苏珊亲手画了一张人脸,由不同颜色的碎片拼成,眼睛是一块蓝色玻璃片,头发是几根缠绕的铜丝。
你想说什么?这里有人听。
旁边还有一行小字:艺术创作小组招募成员,零基础欢迎,材料可回收利用。
娜娜同步在内部通讯系统发布了电子版。标题只有四个字:**开始说话**。
卡尔把报名通道设在三个常用入口的终端机上,只要刷身份卡就能登记。他还加了一句提示:**输入名字即可,不说理由也行**。
陈浩则到处走动,逮着人就问:“你要不要参加画画班?不考试,管茶水。”
有人摇头:“我都三十多年没拿过笔了。”
“那就正好。”陈浩说,“这次可以画错。”
也有人犹豫:“我能行吗?”
“行不行不重要。”他说,“关键是你想不想试试。”
第一天过去,没人报名。
晚上四人又聚在广场边上。海报被风吹得一角翘起,陈浩顺手压了块石头。
“可能大家觉得是玩笑。”苏珊看着空荡荡的报名列表,“或者觉得这种事坚持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