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变化!”苏珊盯着屏幕,“发光频率从六点八赫兹升到七点二,而且趋于平稳。”
陈浩没说话,继续维持脉冲输出。
一分钟过去,蓝光由闪烁转为持续辉光,像是被点亮的灯丝。显示屏上的能量读数开始缓慢上升,从零点五到一点二,再到二点三,最后稳定在四点七。
“它……稳住了。”苏珊轻声说。
“还在涨!”卡尔站了起来,盯着数值表,“没有回落迹象!”
娜娜同步采集数据,生成初步曲线图。“能量输出连续五分钟保持稳定,未检测到逆向脉冲或腐蚀性副产物。”
陈浩长出一口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成了。”
“不算完全成功。”苏珊看着散热警告提示,“备用模块已经接近过载极限,最多再撑四十分钟。”
“够了。”陈浩笑着摇头,“只要它肯给,咱们就有办法慢慢提。”
卡尔没笑,但也没再说反对的话。他检查完密封性,低声说:“加热模块老化严重,下次得换新的。”
“写进改进清单。”陈浩拿起笔,在记录本上写下第一行:“七百五十五日,上午十点十七分,首次实现稳定能量提取,输出值四点七单位,持续五分钟以上。”
苏珊接过笔,补充观测细节。娜娜开始整理后台数据流,准备生成完整模型。
实验室里气氛变了。不再是死磕硬闯的焦躁,也不是束手无策的沉默,而是一种踏实的推进感。
陈浩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太阳穴。这一晚没睡好,但他现在一点都不觉得累。
“早知道这么简单,我大学就该去考研究所。”他说。
“你挂科三门。”苏珊头也不抬。
“那是因为考试不让抄书。”陈浩振振有词,“现在不也靠翻资料才找到路子?”
娜娜忽然出声:“发现新线索。”
众人看过去。
“在对比历史数据时,识别到一段相似记录。”她的声音平稳,“三年前,基地曾进行高能物质稳定性测试,编号E-7项目中途终止,原因标注为‘不可控共振风险’。”
“E-7?”卡尔皱眉,“那个项目我听说过,负责人是莱恩博士,后来撤离时失踪了。”
“测试对象是什么?”陈浩问。
“未知硅基复合矿物,来源地——北纬二十九度。”
空气静了一瞬。
“也就是说,”苏珊缓缓开口,“这不是第一次发现它?”
“也不是第一次失败。”卡尔看向反应舱,“他们当年可能也走到这一步,然后出了事。”
陈浩盯着显示屏,数值依然稳定在四点七。
“那说明我们比他们多知道了点东西。”他说,“他们不知道它怕强光,也不知道它需要温压配合。咱们现在每一步都是新的。”
“但也可能是重蹈覆辙。”卡尔低声说。
“那就走慢点。”陈浩站起身,“今天先到这里,让机器歇会儿,我们也喘口气。明天再来一轮,加点变量,看看它还能不能撑住。”
苏珊合上记录本,脸上带着一丝疲惫的笑意。卡尔开始拆卸冷却管,动作比早上利索多了。娜娜持续运行分析程序,屏幕上滚动着不断更新的数据流。
陈浩走到窗边,外面天色灰白,荒原静静铺展。
他回头看了眼反应舱,蓝光依旧亮着,稳定得像一颗活着的心脏。
“喂。”他对着舱体说,“明天别耍脾气啊。”
没人回答,但那道光轻轻闪了一下,像是听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