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这么办。”陈浩站起身,“卡尔,拿浮标来。”
卡尔从背包里掏出荧光棒,拧亮后插在地上。一圈围住未挖掘区,红光在水里格外显眼。
“禁止踩踏。”陈浩指着说,“谁要是把祖宗的房子踩塌了,就罚他天天擦灯。”
“我又不是故意的。”卡尔嘟囔。
“上次震休眠是你,这次塌地也是你,你不背锅谁背?”
苏珊没理他们。她蹲在另一块石刻前,手指悬在表面,没碰。
“这些符号……排列方式很规律。”她说,“像是记录什么。”
“记账?”陈浩凑过来,“比如‘某年某月,献祭三条鱼’?”
“不排除这种可能。”娜娜说,“许多古文明用石刻记载资源分配。”
“那咱挖深点?”陈浩跃跃欲试。
“氧气只剩四十分钟。”娜娜提醒,“继续作业将影响返程安全窗口。”
“那就先收工。”陈浩拍拍手,“东西带回去再说,总不能在这儿开博物馆。”
他们开始打包。
陶罐装进减震箱,石刻用泡沫垫隔开,金属铭牌单独放入防磁盒。每件都编号登记,娜娜同步上传数据。
“第三号样本完成封装。”她说。
“第四号放好了。”苏珊确认。
卡尔负责搬运。他把箱子一个个推进升降舱,动作比平时稳多了。
“别摔。”陈浩盯着他,“这些东西比你命贵。”
“我知道。”卡尔咬牙,“我不是傻子。”
最后一块石板放进去时,固定带突然松了。箱子歪了一下,磕在舱壁上。
“哎!”卡尔手忙脚乱扶住,“没事,没事……应该没事。”
陈浩过去检查。防护壳有道浅痕,但里面没裂。
“加个缓冲垫。”他说着,把自己的备用垫塞进去,“你这手啊,迟早搞出大事。”
“这次真不是我弄的。”卡尔委屈,“是带子老化了。”
“行了。”陈浩关上箱盖,“等回基地换新的。”
娜娜校准最后一条航线。导航恢复绿色,惯性系统运行正常。
“准备上升。”她说。
陈浩站在舱内,手扶着减震箱。他回头看了眼那片被浮标圈住的遗址,泥土还在缓缓下沉,掩盖刚刚暴露的痕迹。
“这地方……”他低声说,“不止这些。”
“什么意思?”苏珊问。
“你看那道门。”陈浩指着,“开口方向对着断层,像是故意选的位置。而且墙角有排水槽设计,说明他们知道潮水规律。”
“所以?”
“所以这不是临时据点。”他说,“是规划过的。”
娜娜补充:“墙体材质含钛合金成分,耐腐蚀性强,建造者具备一定冶金技术。”
“一群会炼钢的古人?”卡尔皱眉,“他们吃什么?铁疙瘩?”
“也许他们不吃铁。”陈浩笑,“但他们肯定留下了不少玩意儿。”
“建议后续派遣专业考古单元。”娜娜说。
“那是以后的事。”陈浩按下上升按钮,“现在,先活着回去。”
升降舱缓缓升起,灯光逐渐远离海底。
舱内安静下来。苏珊坐在角落,盯着密封袋里的陶罐。她总觉得那些符号排列得太整齐,不像随意刻画。
卡尔反复检查背包锁扣,嘴里念叨着什么。
娜娜持续上传数据,屏幕上滚动着编号与坐标。
陈浩靠着舱壁,闭眼假寐。但他手指一直在敲膝盖,节奏不规则,像在想事。
突然,他睁开眼。
“娜娜。”
“在。”
“刚才扫描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内部空间?”
“有。”娜娜调出图像,“墙体包围区域内存在空腔,最大高度约四米,推测为厅堂结构。”
“有没有可能是仓库?或者……藏东西的地方?”
“可能性存在。”娜娜说,“但当前探测精度不足以确认内容物。”
陈浩嘴角翘了一下。
“下次得多带几个箱子。”
舱体穿过一层湍流,轻微晃动。减震箱发出一声轻响,像是金属碰到了什么。
卡尔猛地抬头,看向箱子角落。
那里,一道原本贴紧的封条,正慢慢翘起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