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往前迈了一步,脚底踩在平台边缘的碎石上,发出轻微的摩擦声。他没停下,继续朝隧道深处走。身后三人跟着进来,水流缓慢地从通道口退去,像是被什么东西吸了进去。
“震动还在。”他说。
苏珊贴着墙蹲下,手扶岩面,“七秒一次,节奏没变。”
卡尔检查仪表,“氧气够用,但电磁场数值一直在爬升,现在已经超出安全阈值百分之四十。”
娜娜站在最后,头盔灯扫过四周沟槽,“建议开启低功率屏蔽模式,防止系统紊乱。”
“那就开。”陈浩拍了下大腿,“反正我这身新衣服也不差那点电。”
防护模式启动后,头盔显示屏上的杂波减少,视野清晰了些。前方通道分出三条岔路,全都向下倾斜,坡度不小。
“走哪条?”卡尔问。
“震感最强的那条。”陈浩指了指左边,“刚才我站那儿的时候,脚底麻了一下。”
娜娜调出数据图,“左侧通道确实接收到更高频段的共振信号,匹配度八十七点三。”
“那就是它了。”陈浩转身就走,“别等它自己长腿跑过来。”
四人沿斜坡下行,岩壁越来越紧,头顶空间逐渐压低。走了约十分钟,空气里开始飘出一股淡淡的气味,像是金属烧过后的余味。
“臭氧。”卡尔皱眉,“浓度在上升。”
“前面有光。”苏珊突然说。
众人抬头。黑暗中,岩缝里透出细碎的蓝光,像是夜里的萤火虫,一闪一灭,和地面的震动频率一致。
陈浩凑近一块发光的石头,伸手想碰。
“别直接接触。”娜娜拦住他,“辐射读数不稳定。”
他缩回手,“这么漂亮的东西还能伤人?”
“越好看的东西越危险。”卡尔低声说,“比如火锅底料。”
“你那是肠胃问题,不是科学结论。”陈浩笑了笑,又往后退了半步。
苏珊打开便携分析仪,对准裂缝拍摄了几张光谱图像。屏幕跳动几下,显示出一段文字。
“发现未知元素。”她念出来,“初步命名为‘L-9’,具备自持放电能力,能量输出稳定,无明显衰减迹象。”
“能当电池吗?”陈浩问。
“理论上可以。”她说,“而且比现有储能装置效率高至少五倍。”
“那咱们发财了。”陈浩咧嘴,“回头给基地装一个,让食堂全天开着空调。”
“前提是能安全采集。”娜娜提醒,“当前环境存在共振耦合现象,任何剧烈操作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我知道。”陈浩点头,“上次塌方我还记得疼呢。”
他们继续向前推进。通道渐渐收窄,仅容一人通过。两侧岩壁上的荧光越来越多,连成片后像是一整条星带贴在墙上。
“这地方不像天然形成的。”苏珊边走边看,“这些沟槽排列太规整了,像是某种导流结构。”
“说不定是外星人修的充电站。”陈浩说,“专供深海生物补电。”
“可能性低于百分之零点二。”娜娜说,“更可能是地质活动与矿物结晶长期作用的结果。”
“你说得对。”陈浩拍拍她的肩,“但我还是觉得像充电站。”
再往前二十米,主通道豁然开阔。一个圆形空间出现在眼前,直径约三十米,地面平整,中央有一块突出的岩石柱,表面布满发光裂纹,正随着七秒一次的节奏明暗交替。
“震源就在
“矿石密度也最高。”卡尔指着扫描图,“这一片的能量读数爆表。”
陈浩绕着石柱走了一圈,“看起来能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