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定了?”卡尔看着屏幕上跳出的确认标识,有点不敢信。
“就这么定了。”陈浩伸了个懒腰,“以后出门不用走路了,坐飞的。”
苏珊低头看着自己手里那份简化版电解槽流程图,指尖在纸面上轻轻敲了两下。
“我们要给他们这个?”
“只是外壳组装步骤。”陈浩摆手,“核心材料配比、电流调节模块,一样都没给。”
“算是意思意思。”
娜娜将通信记录归档,顺手设了个倒计时提醒:下次联络,七十二小时后。
“他们会传第一批技术资料过来。”她说,“建议安排专人接收并做安全检测。”
“你说了算。”陈浩站起来,绕到操作台另一侧,“不过现在最要紧的,是怎么让人学会开那玩意。”
“我来看过图纸。”卡尔插话,“控制系统看起来比老式电车还简单,最多一天就能上手。”
“那你就是教练。”陈浩指着他,“等资料到了,先练起来。”
苏珊终于把那张纸折好塞进工作服口袋。
她没再说反对的话,只是低声嘀咕了一句:“希望别把自己坑了。”
“哪有那么多坑。”陈浩咧嘴一笑,“咱们现在有电、有技术、有人会教,连外面的人都找上门合作——”
他环视一圈工坊,“以前是谁说咱们只能熬日子的?”
没人接话。
但气氛确实不一样了。
夜深了,灯还亮着。
投影屏上静静显示着双方签署的合作框架摘要,字体清晰,条款分明。
陈浩站在操作台前,盯着那行“已确认合作”的状态提示看了好久。
然后他转身,对屋里所有人说:“咱们不再是单打独斗了。”
娜娜正在同步备份通信日志,系统自动标记下次联络时间。
苏珊坐在会议席位没动,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口袋里的纸角。
卡尔已经开始跟身边的新技工讨论载具维修可能需要的新工具清单。
没有人离开。
也没有人再提“会不会被骗”这种话。
陈浩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个圈。
“明天开会,议题改一下。”他说,“不讲怎么修设备了。”
“讲怎么发展。”
他写下两个字:规划。
笔尖顿了一下,又补了一行小字:
“第一步,把基地往外扩五百米。”
白板上的字迹还没干透,门外传来新的动静。
通讯员再次推开门缝:“他们发来第一段技术资料包,正在解压。”
“要不要现在看?”
陈浩看了眼屏幕,又看了看屋里的每个人。
“等明早。”他说,“今天够忙的了。”
他把笔放回笔筒,转身时顺手关掉了旁边一台闲置的打印机电源。
机器发出轻微的嗡鸣,随即安静下来。
苏珊忽然开口:“那个浓度上限……真要写进教学手册吗?”
“哪个?”
“矿物溶液超过百分之十二点五会产生气体的事。”
陈浩想了想:“写。”
“但别光写数字。”
“加一句。”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角落空白处写下三个字:
别作死。
笔帽咔哒一声扣上。
灯光照在他脸上,映出一点笑意。
卡尔看了那三个字一眼,转头对助手说:“以后培训考试,第一条考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