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灯具按区域重新分配,并设定同一区域内所有灯可同步调光,形成统一氛围。
“控制系统已优化。”她说,“可通过中央面板一键调节各区域亮度模式。”
“比如回家模式、工作模式、睡觉模式?”
“可命名。”
“那就加上。”他笑着说,“我要个‘不想起床但必须干活’模式。”
“暂未收录该场景参数。”
“回头我教你。”
方案基本成型。
娜娜生成最终图纸,命名为《基地照明分区实施导则V1.0》。画面上,十七个照明点分布合理,六处为特殊定制,功能与美观兼顾。
陈浩坐在主桌前,面前摊开打印版图纸,手里拿着笔,准备做最后备注。
他低头看了一会儿,忽然抬头:“等等。”
“怎么了?”
“维修通道那儿的地灯,是不是太靠边了?”
“距离墙面三十厘米,符合安全步距。”
“可万一有人贴着墙走呢?”他说,“特别是背着东西的时候,脚容易扫到。”
娜娜重新测算通行路径,调出人体模型模拟行走轨迹。
几秒后,她点头:“存在碰撞风险。建议外移十五厘米。”
“对。”他拿笔在图上改了位置,“宁可多照一块地,也不能让人绊一跤。”
她同步更新数据。
“还有。”他指着休息区的一盏壁灯,“这个角度是不是有点朝床头?要是躺着看书,光会不会直接照眼睛?”
“当前倾角三十五度,确实可能产生眩光。”
“调低一点。”他说,“让它照书不照脸。”
她调整参数,模拟光线落点。
“新角度二十二度,覆盖桌面范围不变,避开卧姿视线。”
“行。”他满意地合上笔帽,“这下差不多了。”
娜娜将最终版方案存入工程日志,同时备份三份。
“所有数据已锁定。”她说,“随时可进入安装阶段。”
陈浩靠在椅背上,长出一口气。
身体还没完全恢复,肩膀发沉,脑袋偶尔嗡一下,但他眼神清楚,思路也没断。
“以前我觉得装灯这种事,按个开关就行。”他说,“现在才发现,原来还得算时间、算位置、算人往哪走、算眼睛受不受得了。”
“照明是系统工程。”
“听你这么说,我都想给它起个代号了。”他咧嘴一笑,“就叫‘光明计划’吧。”
“命名冗余。”
“你不觉得挺帅吗?”
“不觉得。”
他笑出声。
就在这时,投影屏右下角跳出一条提示:温控模块待检,预计可用时长七小时二十三分钟。
陈浩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
“咱们的灯,靠温度发光。”他说,“要是某天停电了,加热片不工作,灯不就灭了?”
“目前依赖外部供电。”娜娜回答,“无储能装置。”
“那得想办法。”他皱眉,“总不能黑灯瞎火等来电。”
“可研究备用热源。”她说,“例如小型燃烧单元或体温传导结构。”
“燃烧太危险。”他摇头,“体温……倒是可以试试,比如做成地板灯,人走过时脚底热量触发发光。”
“技术可行,需进一步测试。”
他拿起笔,在图纸背面空白处写了个新条目:“应急发光——利用人体余热。”
写完,他放下笔,揉了揉太阳穴。
“今天就到这儿吧。”他说,“方案定了,下一步就是动手。”
娜娜关闭投影,屏幕暗下去。
餐厅里只剩下自然光,安静了几秒。
陈浩还坐在桌前,手搭在图纸边缘,指尖轻轻敲了两下。
“你说,”他忽然开口,“咱们把灯全都装好那天,第一晚亮起来的时候,会是什么样?”
娜娜看着他,光学镜微闪。
“数据无法模拟主观体验。”她说。
他笑了笑,没再问。
窗外风掠过屋檐,发出轻微的响动。
他抬起手,看了看掌心缠着的布条,血没再渗出来。
明天就能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