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停顿片刻,光学镜头微闪。“已将‘集体互动’列为三大支柱之一。建议加入非竞争性活动选项,如围坐分享、即兴讲述、手势接龙等,降低心理压力。”
“行,多样点好。”他点头,“有人不爱比赛,但可能愿意讲个笑话。只要开口,就算赢。”
她继续完善框架。“自然探索、户外运动、集体互动,三项内容均已建立初步模型。是否命名?”
“当然。”陈浩想了想,“就叫‘春日三件事’。”
“名称简洁。”娜娜确认,“《春日活动初步构想V1.0》已完成。待审批后进入细化阶段。”
文档保存成功,屏幕上跳出绿色勾选标志。
陈浩没急着关掉页面。他看着那几个字——“春日三件事”,手指在桌面上又敲了几下。
“你说,要是第一天出门就下雨怎么办?”
“气象预测显示未来七十二小时无降水。”娜娜回答,“且备用方案已准备,可延期或改为室内模拟活动。”
“我不是真担心雨。”他说,“我是怕……大家走出去,站那儿不动。不知道该干嘛,也不敢笑。”
“适应需要过程。”娜娜说,“但第一步已经迈出。储物间整理完成,装备就位,心理准备度正在上升。”
“希望吧。”他笑了笑,“我倒是不怕。我就是那个第一个冲进泥地里打滚的人。”
“根据你的体重指数和关节负荷评估,不建议打滚。”
“你就不能让我幻想一会儿?”
“可以。”她说,“但落地需谨慎。”
他翻了个白眼,正要回嘴,门外传来脚步声。有人在走廊上走动,经过控制室门口时放慢了速度。
接着,一张脸探了进来。
“你们在聊外面的事?”
陈浩抬头,看见是住在东区的老李。他手里拎着一双旧登山鞋,鞋带松着。
“听说要组织活动?”老李问,“我能报名吗?”
“当然。”陈浩站起来,“只要是活着的,都能报。”
“那……大概什么时候?”
“还没定。”他说,“计划刚做完,下一步才轮到准备。”
老李点点头,没走。“我就问问。这几年,听见‘出去’这两个字,心里还是发紧。”
“正常。”陈浩说,“等真走那天,说不定腿抖得比你还厉害。”
老李笑了下,转身走了。门关上前,他留下一句:“只要不下雪,我就来。”
房间里安静下来。
陈浩坐回去,看着屏幕上的计划文档。标题下方写着三行小字:
- 自然探索:寻找生命复苏的痕迹
- 户外运动:恢复身体与大地的联系
- 集体互动:重建人与人的温度
娜娜站在一旁,光学镜头微微闪烁,像是在等待指令。
“你觉得……”陈浩忽然开口,“咱们这算不算,给未来发了个邀请函?”
娜娜没有立刻回答。
她的语音轻柔响起:“系统无法预测情感反馈。但数据显示,自昨日以来,基地内主动交谈频率上升百分之十七,睡眠质量平均提高零点六小时。”
“那就是算。”他笑着说,“我们都以为是在等春天,其实春天也在等我们。”
他伸手点了点屏幕,将文档移入待审文件夹。绿色勾选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黄色时钟图标。
下一秒,打印机嗡地响了一声。
一张纸缓缓推出。
陈浩拿起来看了一眼,上面印着“春日三件事”计划摘要。纸角还有些发热。
他把它夹在控制台边缘,用一个生锈的回形针压住。
“等批了,就贴公告栏。”他说,“让所有人都看看,咱们不只是活着,还在打算活得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