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学生用他的形象做ppt封面,标题写着《论学渣如何逆袭成星际农学家》。
娜娜调出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浩娜’标识认知度提升至79%,用户画像显示,十八至三十五岁群体占比六成七,情绪关键词由‘怀疑’转为‘共鸣’。”
陈浩听着听着,忽然问:“之前那个说我搞个人崇拜的,还在骂吗?”
“仍在活跃。”娜娜调出账号信息,“过去两小时发布七条动态,坚持认为我们制造虚假人设,呼吁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
陈浩眯起眼,笑了。
“行,给他加戏。”
他重新打开录制界面,这次背景换成了鸡胚疫苗实验室。
他手里拿着一支注射器,里面是淡蓝色液体。
“有人说我只会作秀?”他对着镜头说,“来,今天现场演示,怎么用一颗鸡蛋,做出能抗变异病毒的疫苗。”
他拿起一枚受精卵,在侧面打了个小孔,缓缓注入药液。
“这一步叫胚胎内接种。”他一本正经地说,“失败率82%,成功的话,三天后就能提取抗体。”
然后他把蛋放进孵化箱,关上门。
“等它孵出来,我就抱着小鸡去他家门口送温暖。”
视频结尾,他眨眨眼:“别急着黑我,先问问你的宠物打过疫苗没有。”
发布后不到一小时,那个质疑账号悄无声息地注销了。
陈浩啧了一声:“跑得倒快。”
娜娜却在这时发出警报。
“新情况:弹幕系统出现大规模刷屏行为,内容为统一格式的指控短语,如‘资源封锁’‘技术霸权’‘威胁星际公平’。”
“又是水军。”陈浩撇嘴,“这次换剧本了?”
“不只是刷屏。”娜娜调出后台数据,“这些账号正在试图劫持话题权重,诱导算法将争议性内容推送给更多用户。”
陈浩坐回椅子,手指敲着桌面。
几秒后,他笑了。
“既然他们喜欢刷屏,那就让他们刷个够。”
“你打算做什么?”娜娜问。
“启动好评淹没机制。”陈浩伸手一划,“把所有普通用户的正向反馈,全给我顶上去。”
娜娜点头,程序立即执行。
下一秒,热评区画风突变。
一条农民的感谢信被置顶:“我家三代种不出粮食,用了他们的改良种,一年收三季。”
接着是一段学生作业视频:“这是我做的仿制量子定时器,虽然炸了两次,但我学会了编程。”
再来是一个dIY爱好者直播:“我在后院搭了个微型温差发电阵,靠厨房余热点亮了灯泡!原理来自陈浩视频第三集!”
真实、朴素、带着点笨拙的努力,瞬间压过了整齐划一的攻击言论。
有人留言:“原来真的有人在认真学东西。”
陈浩看着这一幕,终于松了口气。
“科技不该是少数人的特权。”他说,“它应该能让一个胖子,靠着懒劲儿,把日子过得更舒服。”
娜娜忽然开口:“品牌人格评估完成。”
“怎么说?”
“‘浩娜’已成为星际青年心中‘反内卷科技创新’的象征符号。核心联想词为:真实、不装、能干、会犯错。”
陈浩听了,笑得差点从椅子上滑下去。
“挺好。”他抹了把脸,“反正我也不是什么天才,就是个懒得动脑子,只想好好吃饭的普通人。”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圆滚滚的肚子,又抬头看向屏幕。
热度曲线依旧飙升,评论区一片沸腾。
就在这时,一条新消息弹出。
娜娜读取后说:“某大型媒体请求专访,主题为‘从学渣到科技领袖的心路历程’。”
陈浩连看都没看,直接挥手:“拒了。”
“理由?”
“我没心路历程。”他懒洋洋地说,“我就是想发财,顺便不让别人欺负咱。”
他抓起桌上最后一根能量棒,咬了一口。
黏糊糊的口感还在,但他吃得津津有味。
主控室内,三块屏幕稳定运行。品牌热度持续攀升,舆情地图由红转绿,展台直播画面中,紫色麦田随风起伏,像是某种沉默而坚定的呼吸。
娜娜站在操作台旁,机械眼不断扫描全网动态,底层程序已准备就绪,只待指令。
陈浩靠在椅背上,眼皮半垂,手里捏着半根能量棒。
他忽然睁开眼,盯着屏幕上某个异常波动点。
“娜娜。”他声音不高,“刚才那批水军,是不是用的同一种加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