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 血月重圆启终章 三族同心证永恒
诗曰:
血月悬空照古今,三族同心破迷阵。
秘火终显真如性,青春落笔证永恒。
第一节 冬至之夜
1987年的冬至夜,寒流裹着湿冷的雾气,把江南大学揉成了一幅渗着暗红的水墨画。
往常这时该是晚自习后最喧闹的时刻,如今整条香樟路却静得只剩枯枝叩响路灯的轻响,那些平日里泛着暖黄光晕的路灯,今夜都像被抽走了魂魄,光线昏沉得如同蒙尘的铜镜。
血月就悬在这片死寂的上空,不是寻常满月的银白,而是像被生生浸在朱砂里煮过,边缘晕着淡淡的紫,将波光粼粼的未名湖染成一汪流动的暗红,连湖边的芦苇都挂上了血色霜花,风一吹,簌簌落下的竟是带着铁锈味的碎光。
观鱼台的汉白玉石阶上,薄霜凝结成了诡异的纹路,像某种古老的咒印。每一级台阶都映着扭曲的人影,那是白鳞议会的残余势力——他们裹着拖地的黑袍,黑袍下摆绣着银灰色的鱼鳍纹路,在血月下发着冷光。
为首的老者脸上没有一丝血色,皮肤像泡发的鱼皮般松弛,下颌处隐约能看到细密的鳞片,他手中握着一柄鱼形弯刀,刀身弯曲如月牙,刀刃上沾着未干的黑血,在红光中泛着不祥的光泽。
二十几个黑袍人围着观鱼台的台基站成圆形,口中吟诵着晦涩的咒文,声音尖锐如鱼鳔破裂,每念一句,脚下的地面就震动一下,石阶缝隙里渗出黑色的汁液,顺着台阶蜿蜒而下,在湖边汇成小小的水洼,水洼里映出的不是血月,而是一张张扭曲的人脸。
阵眼处的青铜盆足有半人高,盆壁上铸着繁复的鱼纹,那些鱼纹仿佛活物般在红光中游动。盆里燃烧着用人骨磨成的粉末,火焰是诡异的青黑色,没有寻常火焰的温度,反而散发出刺骨的寒意,燃烧时发出“滋滋”的声响,像是有无数冤魂在火中哀嚎。
虞明站在藏经洞入口的阴影里,指尖的皮肤突然发麻——这场景他太熟悉了,爷爷临终前攥着他的手,在他掌心画下的就是这样的青铜盆。
“1943年,日军在太湖边也设过这样的阵,用渔民的骨头当柴烧,想借水脉的力量打开秘火宝库……”爷爷的声音带着血沫,“我们守鼎人,就是要守住这最后一道关。”
双鱼玉佩在他指尖发烫,那是爷爷传给他的遗物,玉佩分为两半,一半刻着白鱼,一半刻着黑鱼,此刻两半玉佩正在他掌心缓缓旋转,发出细微的嗡鸣。
他怀中的牛皮地图像是有了生命,原本模糊的“秘火宝库”四个字被血月红光穿透,渐渐显露出清晰的坐标,红色的光点正好落在观鱼台的位置,旁边还标注着一行极小的篆书:“三族碑下,密室藏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