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 年,日军的‘水鬼计划’不止是实验,还在找藏经洞的典籍。” 古今教授的声音低沉下来,他走到书架旁,指尖停在一本封面有弹孔的典籍上,“我父亲当年是日军翻译,他偷偷告诉我,日军从俘虏的水族人口中逼问出了藏经洞的大概位置,却找不到典籍库的入口,最后只能用炮弹炸,这道弹孔就是当年留下的。”
海蓝蓝正蹲在佛道典籍区整理,听到 “水族俘虏” 四个字,手指猛地顿了一下。她面前的书架上,一本《金刚经》与《道德经》的合订本格外显眼,书脊用牛皮加固过,显然是被频繁翻阅过。
她小心地翻开这本书,一张泛黄的签到簿从书页里掉了出来,纸页光滑得不像放了千年,上面的墨迹甚至还带着一丝湿润 ——1419 年的 “锦鲤三十七年”,一行行签名整齐排列,最后一个名字是 “蓝”,旁边画着一朵小小的莲花。
“这是水族的签到簿!” 海蓝蓝的声音带着激动,指尖轻轻落在 “蓝” 字上,突然,纸页上渗出一滴银蓝色的液体,像水族的眼泪,顺着纸页流到桌面上,慢慢聚成了两个水族文字 ——“欢迎”。
更神奇的是,她帆布包上绣的莲花突然亮了起来,与桌面上的银蓝色文字产生共鸣,莲花花瓣上的纹路与文字的笔画渐渐重合,形成一道淡蓝色的光带,指向书架深处。
“光带在指什么?” 王影儿抱着青铜鼎走过来,鼎内的金色粉末也跟着亮了起来,顺着光带的方向轻轻晃动。
她的目光落在书架尽头的一个樟木箱上,木箱上的铜锁格外显眼 —— 那是双鱼绕莲的形状,鱼眼是用红宝石做的,而鱼身的纹路,与她青铜鼎耳柄上的纹路完全匹配。
“我来试试。” 王影儿将青铜鼎放在地上,小心地取下鼎耳柄上的一个小铜片 —— 那是爷爷临终前告诉她的 “钥匙”,只有遇到 “双鱼锁” 才能用。
铜片刚碰到铜锁,锁芯就发出 “咔哒” 一声轻响,双鱼的嘴巴慢慢张开,吐出一把小小的金钥匙。打开木箱的瞬间,一本线装的《圣地修缮记》掉了出来,书页散开,正好停在 1573 年的记载页上,上面画着一幅结构图:圆形的舱体,周围刻着三族符文,底部连接着一根管道,通向鄱阳湖的地心 —— 这分明就是他们之前在人工湖底看到的金属舱!
“‘以备后世不时之需’……” 王影儿念着结构图旁的批注,手指轻轻抚过舱体的线条,“难道这个金属舱是三族先祖建造的?可它为什么会出现在人工湖底?和日军的实验有什么关系?”
周教授凑过来,用放大镜仔细查看结构图:“看这里的符文,是道教的‘镇水符’和水族的‘聚气符’,还有守鼎人的‘血印符’,三族符文一起用,应该是为了储存本源之力。日军当年可能发现了金属舱,想利用里面的本源之力做实验,结果失控了,才用结界把它封在湖底。”
陈宇的相机突然 “嘀” 了一声,取景框里的画面突然变得清晰 —— 他之前一直担心镜头裂痕会影响拍摄,可此刻,镜头里的典籍库中央,一个石台慢慢显了出来。
石台上放着一个青铜托盘,托盘里平放着一本牛皮封面的书,书脊上的金字在马灯光下格外醒目:“典籍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