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渐渐沉了下去,把考察队的影子拉得很长,在江南大学的操场上铺开,竟组成了完整的星图 —— 虞明的影子落在第七个红点的位置,海蓝蓝在第三个,王影儿在第五个,正好与《水府真经》里的星图完全吻合。
虞明握紧手中的《水府真经》,书页的温度透过布面传过来,像握着团温暖的火。他看着身边的伙伴们:海蓝蓝抱着典籍复印件,眼里闪着光;王影儿扶着青铜鼎,红绸带在风中飘动;陈宇举着相机,正对着夕阳拍照;周教授握着古今教授的手,两人眼里都满是欣慰。
“我们这次去圣地,不只是为了找典籍。” 虞明的声音在北风里格外清晰,“1986 年是开启之年,我们大二学生,要带着三族的盟约,带着青春的热情,把圣地的真意传下去 —— 不是藏起来,而是让更多人知道,水族的‘共生’智慧,是我们该守护的宝贝。”
“对!” 海蓝蓝举起手中的释文,“我们要把典籍整理好,交给省图书馆,让更多人能研究;还要把考察的故事写下来,告诉后来的学生,青春不只是读书,还有使命!”
王影儿抱着青铜鼎,用力点头:“太爷爷要是知道,肯定会很开心 —— 他等了一辈子的事,我们做到了!”
陈宇举起相机,对着大家按下快门:“我要把这瞬间拍下来,放进纪录片里,让所有人都看看,1986 年的冬天,我们这群大二学生,为了圣地的真相,出发了!”
周教授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笑着从帆布包里掏出面红旗,上面用金线绣着 “江南大学圣地考察队” 九个字,中间缀着个鱼形符号。“来,把旗举起来!” 他把旗杆递给虞明,“这是学校特意做的,带着它,就像带着学校的期望,带着历史的嘱托。”
虞明接过旗杆,用力把红旗展开。1986 年的北风把红旗吹得猎猎作响,上面的 “探索” 二字(绣在旗角)与《水府真经》里的 “源流” 二字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 红旗的金光与典籍的墨香缠在一起,像道跨越时空的桥。
夕阳的最后一缕光落在考察队的身上,把每个人的影子都融进星图里。虞明知道,1986 年的这个冬天,他们的青春将与圣地的秘密紧紧绑在一起 。
当考察队的脚步声踏向远方,当青铜镜的光芒照亮藏经洞,当典籍的真意在青春里绽放,他们写下的,不仅是考察日志,更是属于 1986 年的青春宣言:
“以少年志,承千年约;以青春热,续文明篇。”
正是:
大二年华朔风扬,青春作伴探典藏。
线装书里藏真意,且向源头觅华章。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