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溟渊水劫 > 第35章 第三十五回第一章 海蓝蓝

第35章 第三十五回第一章 海蓝蓝(1 / 2)

第三十五回 砚底藻纹藏学海 舷边月影照情笺

诗曰:

墨池水暖育青衿,月照莲心印素笺。

莫道斯文无侠气,一泓秋水藏剑篇。

第一节 海蓝蓝

九月的江南大学被桂花香气浸染得透透的,连空气都成了蜜色。虞明站在水生生物考古系迎新台前,白衬衫领口别着枚崭新的学生会徽章,银质的麦穗纹在阳光下泛着淡光。

他低头核对物资清单时,一缕穿堂风卷着几张报名表翻飞,其中一张正巧落在双绣着莲花的帆布鞋前。鞋面上的金线绣出的花瓣沾着草屑,像是刚从湖边小径走来。

“同学,你的东西。” 清甜的声音裹着江南特有的软糯,像浸了蜜的桂花糖粥。虞明抬头,撞见一双琥珀色的眼睛,瞳仁里盛着碎光,像是揉进了太湖的波光。女孩扎着低马尾,发梢系着根淡蓝色丝带,随着歪头的动作轻轻晃,活脱脱古画里走出来的仕女。

她捧着报名表的指尖泛着珍珠般的莹润光泽,指甲盖上还沾着几点靛蓝颜料,像是不小心蹭上的青花瓷釉。

“我叫海蓝蓝,美术系转专业过来的。”

虞明接过纸张时,指腹触到她掌心的温热,像碰着块暖玉。名单上 “海蓝蓝” 三个字写得飘逸灵动,笔锋带着几分《曹全碑》的舒展,在 “兴趣爱好” 栏里,“研习《金刚经》” 与 “水彩写生” 并排躺着,倒也相映成趣。

“考古系很少有转专业的同学。” 他笑着指了指她肩头的帆布包,上面手绘的青铜鱼纹栩栩如生,鳞片的层次感不输博物馆的拓片,“你对水下文物感兴趣?”

海蓝蓝脸颊泛起两团红晕,从包里掏出本泛黄的《水经注》。书页边缘卷得厉害,扉页上密密麻麻写满蝇头小楷,字迹娟秀却透着股韧劲。

“我爷爷是潜水员,” 她指尖划过某段批注,声音压得低了些,“他说太湖底下有座千年古寺,寺里藏着能渡化人心的秘宝。” 说话时,脖颈间的银质佛牌轻轻晃动,刻着的 “渡” 字在阳光下折射出奇异的七彩光,像撒了把金粉在上面。

竞选学生会主席那天,大礼堂座无虚席。虞明站在聚光灯下,身后大屏幕正播放他带队修复明代沉船瓷器的纪录片。当画面切到他戴着潜水镜,在浑浊湖水中清理青花碗的场景时,后排突然传来片低低的惊呼 —— 镜头里,他腰间系着的道家八卦玉佩,竟在幽暗的水下发出微弱的青蓝色荧光,像条沉睡的小鱼在发光。

“我们不仅要保护文物,更要传承其中的精神内核。” 虞明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沉稳得像深潭静水,“就像道家说的‘上善若水’,我们的工作,便是让文明之水生生不息。”

他目光扫过观众席时,在后排捕捉到海蓝蓝专注的眼神,她手里的速写本上,已经勾勒出他演讲时抬手的轮廓,铅笔线条利落又温柔。

虞明当选学生会主席后的第一个任务,是筹备校园文化节。他在学生会会议室摊开策划案,钢笔在 “非遗展区” 四个字上顿了顿。突然感觉有人往他文件夹里塞了张纸条,眼角余光瞥见海蓝蓝正假装整理文件,耳尖却红得像熟透的樱桃。

展开那张泛黄的宣纸,上面画着太极双鱼环绕青铜鼎的图案,鱼眼处点了朱砂,活灵活现。角落题着行小楷:

“以阴阳调和之理,展古今文明交融。”

落款处钤着枚小小的莲花印章,印泥是温润的赭石色。

两人在筹备过程中渐渐熟络起来。某个深夜,他们在实验室核对展品清单,月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汉代陶俑脸上投下斑驳的影。海蓝蓝指着陶俑腰间的玉珏,突然轻声道:

“你看这环形缺口,像不像佛家说的‘不圆满才是人生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