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军械改良(2 / 2)

李师傅这才放下心来,立刻带着两名助手,在阵地旁的临时工棚里忙碌起来。他们从工具箱里取出小锤、锉刀、铜片,选取了两具状态最好的弩机,开始小心翼翼地改造。

沈清辞一直站在工棚外观看,偶尔走进来,提出更细致的建议——比如准星的高度要控制在半指宽,照门的凸起不能太尖,以免勾住衣物;扳机打磨时要保留足够的厚度,确保力道传递稳定。

夕阳西下时,两具改良后的弩机终于完成。李师傅将弩机递到沈清辞手中,脸上带着几分期待,又有几分紧张。

沈清辞接过弩机,掂了掂重量,又试了试扳机的触感,满意地点点头:“辛苦李师傅了。现在,咱们试试效果。”

此时,风雪又渐渐大了起来,寒风卷着雪粒,打在人脸上生疼。沈清辞让之前抱怨的年轻弩手赵小虎,和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弩手周强,分别使用改良弩机和制式弩机,在风雪中进行对比测试。

“赵小虎,你用改良后的弩机,周强,你用原来的,都瞄准五十步外的草人靶,各射十箭,看看效果。”沈清辞下令。

两人领命,立刻举弩瞄准。赵小虎握住改良弩机的瞬间,眼睛一亮:“将军,这扳机握着真舒服!”

他按照沈清辞说的“三点一线”瞄准,深吸一口气,扣动扳机——“咻”的一声,箭矢穿透风雪,精准地射中了草人靶的胸口!

紧接着,他连续上弦、击发,动作明显比以往快了不少,十箭射完,竟有七箭命中靶心!

而使用制式弩机的周强,虽经验丰富,却因望山结冰、扳机生硬,十箭中只有四箭命中靶心,且上弦时明显费力,速度也慢了许多。

“神了!将军!”赵小虎兴奋得满脸通红,不顾风雪,跑到沈清辞面前,激动地说道,“有了这准星和照门,就算风雪大,也能瞅得清清楚楚!上弦也省劲儿多了,我刚才连续射十箭,胳膊都不怎么酸!”

周强也走上前,拿起改良后的弩机试了试,连连点头:“确实好用!这准星和照门太实用了,扳机也顺手,要是咱们的弩机都改成这样,战力至少能提三成!”

王勇和周围的弩兵们围了上来,纷纷传阅改良后的弩机,脸上的怀疑早已被惊奇与敬佩取代。他们不懂什么高深的原理,却能真切地感受到改良后的便利——这才是真正能在战场上救命、能打胜仗的好东西!

李师傅更是激动得手都有些发抖,他反复摩挲着改良后的弩机,如同看着自己的孩子,口中不停念叨:“巧思!真是巧思啊!将军大才!老臣活了六十年,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实用的改良法子,服了!老臣是真服了!”

沈清辞笑了笑,将功劳推给李师傅:“这都是李师傅手艺好,能把想法完美实现。接下来,就辛苦李师傅牵头,带着工匠营的弟兄们,逐步对第七营所有的弩机进行改良。另外,你把改良的细节、所需物料都记录下来,整理成一份细则,若是后续使用效果稳定,咱们就上报兵部,看看能不能在北境军队中推广。”

“哎!哎!”李师傅连连应下,干劲十足,“老臣这就去办!保证把所有弩机都改得妥妥帖帖!”

此事如同长了翅膀,很快便在第七营乃至相邻的防区传开。士兵们奔走相告,都在说沈将军不仅会打仗、会治军,还懂工匠之术,改良的弩机又好用又省力——更重要的是,将军的改良完全从士兵的实际需求出发,解决了他们在风雪中作战的大难题!

这让沈清辞在基层士兵,尤其是技术兵种中的声望,达到了新的高度。士兵们不再仅仅将她视为“统帅”,更将她视为能为他们着想、能带来实际好处的“自己人”。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秦岳耳中。他正在主营中审阅军情简报,听亲兵详细汇报完弩机改良的经过后,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改良军械……”他低声自语,眉头微蹙,“寻常将领能懂兵法、善治军已属难得,她竟还通晓工匠之术,且改良之法如此精妙,绝非一时兴起。”

秦岳对沈清辞的好奇与疑虑,又深了一层。他铺开信纸,研墨提笔,给京中的密友写了一封加急信,催促对方加快对沈清辞背景的调查。

“……此人身上疑点甚多,其才学、见识皆非寻常世家子弟可比。北境局势复杂,黑鹰商队背后势力不明,查清此人底细,或许对解开北境乃至朝堂的棋局至关重要……”

写完信,他将信交给心腹亲兵,嘱咐道:“务必亲手交给张大人,让他尽快回复。”

亲兵离去后,秦岳走到舆图前,目光落在狼啸峪的位置,若有所思。

此时,狼啸峪的中军帐内,沈清辞正借着烛火,审阅李师傅提交的改良细则。细则上,从铜片的厚度到锉刀的型号,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十分详尽。

窗外风雪再起,呼啸的寒风拍打着帐帘,发出“哗啦”的声响。帐内却因烛火的映照,显得格外温暖而沉静。

沈清辞合上细则,嘴角露出一丝浅笑。她深知,这小小的弩机改良,在漫长的战争与诡谲的阴谋面前,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步。但这一步,却让她在北境的根基更加稳固,也让她凝聚了更多的人心与力量。

她要以这种务实的方式,一点一滴地积蓄力量,打磨第七营这把“利刃”。等到时机成熟,她便要手握这把利刃,劈开重重迷雾,与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展开最终的对决。

烛火摇曳,映照着沈清辞坚定的眼眸。她知道,知识、洞察力与对士兵的同理心,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最锋利的武器。而这把武器,她已牢牢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