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岳听着,目光渐渐变得深邃。他仔细打量着沙盘(脑中构想的)和实地地形,发现沈清辞的方案并非异想天开,而是基于对地形的深刻理解和兵力运用的巧妙构思。这种思路灵活而高效,与他习惯的正规阵地防御战法有所不同,却非常适合狼啸峪这样的复杂地形。
“虚张声势,重点布防,机动驰援,核心策应……”秦岳低声重复着要点,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沈将军此法,颇合‘以正合,以奇胜’之要义。狼啸峪交予你,本将放心。”
他这话并非客套,而是发自内心。这位年轻的“沈将军”,对地理、兵势的理解,确实远超其年龄,观点新颖且极为实用。
沈清辞微微松了口气:“秦将军过奖。还需将军在鹰嘴涧鼎力相助,互为依托。”
“这是自然。”秦岳点头,“你我防区,唇齿相依。”
默契初显,细节定策
接下来的勘察中,两人的配合愈发默契。往往秦岳指出一处地形特点,沈清辞便能迅速提出相应的防御或利用方案;而沈清辞提出一个设想,秦岳也能立刻从实战角度补充细节或指出潜在风险。
他们就哨卡的位置、烽火台的高度与数量、物资囤积点、撤退路线等细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甚至在选择机动小队埋伏地点时,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看中了同一片怪石林立、易于隐蔽的区域。
“此处视野开阔,且能监视三条小路交汇处。”沈清辞道。
“进退皆宜,侧翼还有水源。”秦岳补充。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判断,一种无需多言的默契悄然滋生。
秦岳心中的疑虑再次浮现。这等敏锐的战场直觉和战术素养,绝非寻常世家子弟所能拥有,更不像是一个自幼养在府外、体弱多病之人能具备的。他几乎可以肯定,这位“沈将军”绝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但眼下大敌当前,他选择将疑虑压下,专注于眼前的合作。
夕阳西下,将两人的身影拉得长长。勘察完毕,具体的布防方案已在他们心中有了清晰的轮廓。
“沈将军,布防事宜,便按今日所议进行。”秦岳翻身上马,语气郑重,“狼啸峪便托付给你了。若有任何异动,即刻以烽火为号。”
“秦将军放心,清辞定不负所托。”沈清辞也跨上马背,抱拳回应。她能感受到秦岳话语中的信任,这让她心中微暖。
马蹄声起,两人各自返回防区,开始紧锣密鼓地布置。
看着沈清辞带着亲卫远去的背影,那挺直的脊梁和沉稳的气度,秦岳目光深沉。他召来一名心腹亲兵,低声吩咐了几句。亲兵领命,悄然隐入了暮色之中。
秦岳需要知道,这位突然出现、能力出众又身份成谜的“沈将军”,究竟是何方神圣。这不仅仅是因为好奇,更关乎北境防线的安危,以及……他内心深处那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关注。
而沈清辞在返回狼啸峪的路上,心中也在思索。与秦岳的合作出乎意料的顺畅,此人不仅能力极强,而且胸怀开阔,并不因她年轻或“身份特殊”而轻视她的意见。这让她对守住狼啸峪,乃至应对接下来的战事,更多了几分信心。
然而,她也能感觉到秦岳那审视的目光。自己的伪装,在他这样的聪明人面前,能维持多久?
她甩了甩头,将这些杂念抛开。当务之急,是尽快完成布防,迎接即将到来的考验。她扬起马鞭,催动坐骑,向着狼啸峪的方向疾驰而去。
山风凛冽,吹动她的披风,也吹动了北境越发紧张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