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初议显分歧(1 / 2)

翌日清晨,卯时刚过,中军帅帐内已是将星云集。

沈清辞一身合体的玄色骑装,外罩轻甲,腰间悬着御赐的游骑将军令牌,步入帐中。她刻意放缓了步伐,调整了呼吸,让自己显得沉稳持重。然而,在一群大多膀大腰圆、面带风霜的北境将领中,她清瘦的身形和略显白皙的面容,依旧显得格格不入。

帐内原本低沉的议论声在她进来的瞬间,微妙地停滞了一瞬,随即又恢复,只是无数道目光或明或暗地落在了她的身上。好奇、审视、怀疑,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沈清辞恍若未觉,依着赵磐的指引,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定——那位置颇为靠前,仅次于几位副将,显然靖安侯有意抬举。这更引来了几道含义不明的注视。

靖安侯沈睿依旧靠坐在榻上,面色比昨日稍好,但依旧难掩病容。他目光缓缓扫过帐中诸将,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开始吧。”

军务会议按部就班地进行。各营汇报防务、敌情动向、粮草储备……沈清辞凝神静听,不发一言,只在心中快速梳理着信息,与昨夜父亲告知的情况相互印证。

很快,议题进行到了边境村落频繁遭袭的问题上。

“将军,黑水村本月已是第三次遭狼崽子洗劫了!”一名满脸络腮胡的参将瓮声瓮气地抱拳,语气愤慨,“村里青壮死伤十余,粮食牲畜被抢掠一空!再这样下去,边民都要跑光了!末将请令,增派一队兵马,常驻黑水村,看那些狼崽子还敢来!”

“李参将所言甚是。”另一名老成持重的将领附和,“黑水村地势紧要,若边民流失,此地便成真空,敌军可长驱直入。固守乃稳妥之策。”

帐中多数将领纷纷点头,显然认同增兵固守的方案。这是北境应对此类问题的传统做法,简单直接。

就在这时,一个清越的声音响起,打破了几乎一面倒的共识。

“末将以为,或可另寻他法。”

众人目光齐刷刷转向声音来源——正是那位新来的游骑将军,沈清辞。

她上前一步,走到沙盘前,指向标注着黑水村的位置。她的手指纤细,却稳定有力。

“黑水村地处河谷,三面环山,易攻难守。增兵固守,固然能保一时安宁,但目标也更为明显。敌军若集中力量强攻,我守军易成孤军;若敌军绕过黑水村,袭扰他处,我重兵被牵制于此,反为不美。”

她顿了顿,迎上那些质疑的目光,继续道:“且我军兵力本就不算充裕,分兵固守各处要点,恐难以为继。”

“那依沈将军之见,该当如何?”李参将语气带着明显的不以为然,他和其他将领一样,认为这位年轻将军是在纸上谈兵。

沈清辞指尖在沙盘上划出几道弧线:“疑兵之计,辅以机动巡逻。”

“疑兵?”

“不错。”沈清辞解释道,“可在黑水村外围高地,多设旌旗,夜间增派火把,营造重兵驻扎之假象。同时,挑选精锐士卒,组成数支小型机动队,不在村中驻扎,而是隐匿于周边山林。一旦发现敌踪,不必死守村落,可相机歼敌,或尾随骚扰,断其归路。如此,既可保全村落,又能灵活歼敌,不至被动。”

帐内陷入短暂的寂静。

这法子……听起来确实有些取巧,甚至带着点“狡猾”,与他们习惯的正面对抗、硬碰硬的风格迥异。

“沈将军此计,未免过于……儿戏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将摇头,“战场搏杀,靠的是真刀真枪,这等虚张声势,只怕瞒不过那些狡诈的蛮子。”

“是啊,若被识破,岂不赔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