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锦甲红颜:庶女谋凰路 > 第49章 姐妹夜谈(书信)

第49章 姐妹夜谈(书信)(1 / 2)

北境的春夜,寒意如针,即便在军帐内也能感受到那刺骨的凉意。第七队驻地的中军帐里,烛火跳动,将沈清辞的身影拉得很长。她独坐案前,指尖拂过一张质地细腻的宣纸——这是姐姐沈清鸢最新送来的,看似寻常家书,实则是用特殊工艺处理过的密信载体。

帐外,巡逻士兵的脚步声沉稳而规律,像是为这寂静的夜晚敲打着节拍。远处偶尔传来战马不安的嘶鸣,划破了边境军营的沉寂。这是边地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夜晚,却承载着沈清辞与千里之外姐姐唯一的“相聚”时光。

她从怀中取出一枚小巧玲珑的白玉簪,簪头处有一个肉眼难辨的细孔。这是姐妹俩约定的密写工具,只需将簪头浸入特制的无色药水中,便可在纸上写出隐形字迹。

“姐姐大人尊前:北境春寒料峭,冰雪初融,营中道路泥泞不堪。弟近日率部于死亡峡谷伏击蛮族精锐影狼卫,虽大获全胜,缴获密信一封,然我部亦伤亡惨重,十五名同袍埋骨他乡,二十余人重伤不治。每念及此,心如刀绞,夜不能寐...”

写到此处,笔尖在纸上顿了顿,一滴墨晕染开来,如同她心中难以平复的伤痛。那些年轻士兵的笑脸在她眼前一一闪过,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继续写道:

“...此役之后,弟方真切体会‘为将者,当以性命相托’之重。一令之下,便是数十条鲜活人命,再非昔日孤身一人,可随心所欲。然军中并非铁板一块,张骏等人因妒生恨,屡有刁难。更甚者,从蛮族首领身上搜出的密信证实,朝中确有奸佞与蛮族勾结,其势力盘根错节,恐非一时能除...”

她将近期蛮族的兵力调动、战术变化,以及李啸天将军对她日益增长的信任,都一一详细记录。这些情报,是姐姐在京城博弈的重要筹码。

写完密信核心内容,她换了一支普通毛笔,蘸上墨汁,在信纸表面写下无关痛痒的家常:

“...营外老柳树已抽新芽,嫩黄的柳丝随风飘荡,弟忽忆起幼时与姐姐在侯府花园赏春的情景。京中牡丹想必早已开得雍容华贵,北境却仍需裹着厚厚的棉甲。姐姐近日身体可好?家中一切是否安好?勿为弟担忧,弟在军中饮食起居皆有规律,同袍亦多有照拂...”

她细细描绘着军营生活的点滴:炊事班的老周教她辨认几种能食用的野菜,味道竟颇为清甜;林墨医官新研制的金疮药,止血效果比以往好了数倍;甚至连营地角落那只三色母猫,近日生下了四只毛茸茸的小猫,给沉闷的军营添了几分生气。

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实则是她向姐姐传递的安心信号:她在军中立足已稳,虽有挑战,但尚能应对,无需过分牵挂。

信写毕,她小心翼翼地将信纸折叠好,装入一个普通的信封,用火漆封缄。随即唤来心腹王五:“速将此信送往城南的‘悦来客栈’,交与一位姓陈的掌柜,切记,务必亲手交付,途中不可有任何闪失。”

“请校尉放心!”王五郑重接过信件,揣入怀中,转身消失在浓重的夜色里。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京城,安定侯府西跨院的书房内,沈清鸢正临窗而坐,手中捧着妹妹刚送来的信。

侯府的春夜与边境截然不同。没有肃杀的寒风,只有庭院里夏虫轻柔的啁啾;没有紧张的巡逻声,只有更夫遥远而悠长的梆子声,敲打着静谧的夜晚。

沈清鸢取出一个小巧的银盒,里面盛着半盒淡黄色的药水。她用一根细棉签蘸了药水,轻轻涂抹在信纸上。随着药水的浸润,原本空白的纸面上,渐渐显露出一行行墨色字迹。

当读到“十五名同袍埋骨他乡”时,沈清鸢握着信纸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泛白。她闭上眼,强忍着不让泪水滑落,心中默念:“傻丫头,总是把所有苦都自己扛着。”

她逐字逐句地研读着密信内容,妹妹提到的每一个细节——阵亡人数、蛮族战术的微妙变化、李啸天的态度转变,甚至张骏的小动作,都被她一一记在心里。这些信息,是她在波谲云诡的朝堂中寻找突破口的关键。

沉思片刻,她也取出一张同样的特制信纸,拿起一支银质小笔,开始写回信。

“辞儿亲览:见字如面。京中已至暮春,后花园的牡丹开得如火如荼,姹紫嫣红,然姐独坐窗前,望着满庭春色,心中却时时牵挂北境的你...”

她用密写药水详细写道:

“...你信中所言朝中暗流,姐已暗中查探多日。三皇子赵珩一系确与蛮族有所勾结,而兵部侍郎王德忠便是其中的关键人物。此人老奸巨猾,手握部分兵权,且与张骏乃是姻亲(张骏之妻为王德忠之侄女),你在军中务必对张骏多加提防,此人心胸狭隘,恐会对你不利。

“近日三皇子频频借‘探望圣体’之名出入宫中,据宫中内线回报,圣上龙体欠安,已多日未曾上朝。若圣上有不测,朝局必生大变。姐已暗中联络太子一系的几位核心官员,于昨夜在城外别院密谈,达成初步共识,届时必会相互照应。

“你在死亡峡谷立下的大功,姐已通过太子府的渠道,巧妙地传达给了圣上。如今圣上已知边军有‘沈青’此人,赞你‘年轻有为,勇谋兼备’,此乃天赐良机,你务必牢牢把握,再立奇功,为自己积累足够的政治资本...”

写到这里,她想起昨日在贵女圈的茶会上听到的传闻,笔尖一顿,继续写道:

“...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如今在边军声名鹊起,已引起不少人的忌惮。姐闻张骏近日频繁与几位不得志的营级将领往来,似在暗中串联,图谋不轨,你万望小心,切勿落入他们的圈套。

“另,侯府近日也不甚太平。二姨娘与你那不成器的二哥,见你在边军得势,便想趁机夺取管家之权,屡次在父亲面前搬弄是非。不过姐早已布下棋子,他们掀不起什么风浪,你只管专心军务,勿为家事分心...”

密写部分完成后,她换上普通笔墨,写下温情脉脉的家常话:

“...前日入宫觐见皇后娘娘,娘娘问及北境战事,姐趁机将你伏击蛮族、智破敌计的事迹略提了一二。皇后娘娘颇为赞赏,特赐了一柄暖玉如意,说是能‘驱邪避灾,保平安顺遂’,姐已命人妥善收好,待你凯旋归来,亲手交予你。

“府中海棠开得正好,粉白的花瓣落了一地,让我想起你幼时总爱在海棠树下习武,练得满头大汗,还不肯停歇。时光过得真快,转眼你已从那个跟在我身后的小不点,长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少年将军...”

她还特意提及了京中近日的趣闻:礼部尚书家的千金出嫁,排场之大轰动了半个京城;新科状元郎乃是寒门子弟,才华横溢,深得圣上赏识;甚至连近日流行的苏绣纹样,她都描述了一番。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内容,实则暗藏深意——她在为妹妹编织一张关系网,一旦身份暴露,这些京城的人脉或许能成为她的救命稻草。

信写好后,沈清鸢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唤来心腹丫鬟云袖:“照老规矩,将此信交给‘信鸽坊’的刘老板,让他用最快的信鸽送往北境。记住,全程保密。”

“是,小姐,奴婢明白。”云袖接过信件,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五日后的深夜,当这封承载着姐姐牵挂与谋略的回信送到沈清辞手中时,她正在灯下擦拭那把伴随自己出生入死的长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