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锦甲红颜:庶女谋凰路 > 第14章 墨香下的刀光剑影

第14章 墨香下的刀光剑影(2 / 2)

她的心跳骤然加速,血液奔涌的声音在耳中轰鸣。她迅速蹲下身,几乎是屏住呼吸,将那几本“宝贝”抽了出来,毫不犹豫地将其夹藏在那几本游记杂书之中,紧紧抱在胸前,仿佛抱着举世无双的珍宝,又仿佛抱着足以焚身的烈焰。

回到栖身的小院,她将游记坦然置于案头,而将那几本兵书小心翼翼地藏于枕下。自此,每当夜深人静,碧儿在外间沉沉入睡,她便悄无声息地起身,点亮一盏小小的油灯,用布稍稍遮掩光线,然后如饥似渴地潜入那片金戈铁马、纵横捭阖的世界。

《孙子兵法》十三篇,字字珠玑。“兵者,诡道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些凝聚着古老智慧的军事哲学,让她震撼不已,仿佛一位无形的军师在她耳边低语,为她揭开战争最核心的奥秘——权谋与欺诈。

《吴子》论将、料敌、治兵,强调“内修文德,外治武备”,让她明白军事绝非孤立的存在,它与政治、民心息息相关。

《司马法》中蕴含的“仁本”思想,虽略显迂阔,却也让她窥见古代军礼的脉络。

而那本残缺的《武经总要》,则为她打开了另一扇大门。里面不仅有阵法操练,更有详尽的兵器图样(弓弩、刀枪、甲胄)、庞大的攻城器械(云梯、巢车、投石机)、甚至还有战场急救与防疫的方略!她仿佛亲眼看到了冷兵器时代战争的真实面貌:它是如此残酷血腥,却又如此复杂精密,充满了机械的力量感与人类智慧的极致运用。

她不再是凭空想象,而是真正触摸到了“战争”这只巨兽的鳞甲。

她读得极其刻苦,不仅用脑去记,更用手去摹画。她有一个不起眼的旧本子,用的是自制的炭笔(以免墨迹遗留惹祸),以只有自己能看懂的混合了现代符号与简化字的“密码”,记录下核心要点、阅读心得,甚至凭着理解画出一些器械的简化结构图。每一个符号,每一根线条,都是她野心的无声铭刻。

读得越深,她越是心惊,也越是清醒。她此前“掌握兵权”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可笑!这绝非简单的拥兵自重,其背后是一个庞大到令人窒息的支持体系:后勤粮草如何筹措转运?兵甲器械如何锻造维护?兵员如何招募训练?将领如何选拔任用?各级官僚体系如何协调甚至掣肘?…这涉及到组织管理、工程技术、经济学、心理学乃至政治学的方方面面。

难!难于上青天!

但这份“知难”,并未让她气馁退缩,反而像一剂强心针,激起了她更强烈的征服欲。越是了解巨兽的全貌,越是知道该从何处着手去打磨驯兽的利器。她不再迷茫于宏观的口号,而是开始聚焦于微观的、可积累的模块:若有钱,先改进何种器械性价比最高?若有人,何种素质最为关键?若有机会,从哪个环节切入阻力最小?

同时,那些作为掩护的地理志和游记,也给予了她巨大的助益。她结合前世的地理知识,努力在脑中构建、修正着这个王朝的疆域地图,重点关注山川形胜、关隘要塞、漕运通道、物产分布…尤其是北部边境的地形、气候、水系以及狄人部落的分布与习性。这些信息,在未来某一天,或许就是决定生死胜负的关键。

窗外的秋虫早已噤声,唯有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陪伴着她。墨香与灰尘的气息交织,弥漫在小小的斗室之中。这里没有吟风弄月,没有伤春悲秋,只有无声的刀光剑影、攻城略地,在一页页泛黄的书卷间,在一个少女沉静如水的眼眸深处,反复推演,千遍万遍。

她的世界,正在悄然发生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而这一切,都隐匿在深沉的夜色之下,无人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