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雪封山野,温棚藏春(2 / 2)

王强点点头:“我看图纸上还写着培育秧苗的方法,等天气暖和点,咱们可以培育些玉米、小麦的秧苗,移栽到地里,产量肯定比直接播种高。”

林野喝了一口玉米粥,心里盘算着:“等雪停了,咱们就着手扩建温棚,再把地窖整理一下,把多余的蔬菜晒干或者腌起来,储备更多的冬粮。另外,燃料也得再准备点,这冬天还长,可不能断了柴。”

“放心吧林野,”几个年轻的俘虏主动说道,“我们每天去山林里捡枯枝,保证把柴房堆得满满的,让大家冬天都能烤上暖火,吃上热饭。”

吃过早饭,雪渐渐小了,变成了细密的雪沫,飘落在脸上凉丝丝的。众人又开始忙碌起来,王强带着几个人给温棚裹干草,苏晴和懂木工的俘虏去加固围栏,老杨带着人去山林边缘捡柴,周婶和陈婶则在厨房里忙碌,把多余的白菜和萝卜清洗干净,切成丝,准备晒成菜干。

林野跟着张强,在温棚里给蔬菜浇水、施肥。张强一边干活,一边给林野讲解:“这温棚的温度得控制好,白天要把侧面的帘子掀开一点通风,不然温度太高,蔬菜容易徒长;晚上要把帘子盖严,还要在棚边烧点柴火,提高温度,但又不能烧太旺,不然会把蔬菜熏死。”

“道家说‘中庸之道’,看来种庄稼也得讲究个平衡。”林野笑着说,手里的水壶轻轻倾斜,温水缓缓流进土壤里,滋润着蔬菜的根部。

张强点点头:“万物生长都有其规律,顺应规律才能长得好。就像这冬天的蔬菜,看似脆弱,只要给它合适的温度和水分,就能在严寒里生长,这也是一种坚韧。”

两人正说着,就见林悦和小诺提着一个小篮子跑了进来,篮子里装着几颗刚拔的小萝卜,带着新鲜的泥土:“林野叔叔,张叔叔,你们看,这萝卜长大了!”

林野拿起一颗小萝卜,洗干净后掰开,里面的果肉洁白多汁,咬一口脆生生的,带着淡淡的甜味。“真甜!”林野笑着说,“等中午,让李嫂用这萝卜炖肉,给大家改善伙食。”

小诺眼睛一亮:“太好了!我最爱吃萝卜炖肉了!”

夕阳西下时,雪终于停了。金色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白茫茫的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小院里的温棚已经加固完毕,外面裹着厚厚的干草,像穿了一件温暖的棉袄;围栏也被修复加固,比之前更坚固了;柴房里堆满了枯枝,足够小院众人烧上一个冬天;温棚里的蔬菜绿油油的,充满了生机;晒谷场上,切好的菜干被整齐地铺在竹席上,在夕阳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晚饭时,李嫂果然做了萝卜炖肉。萝卜吸满了肉汁,软糯香甜;肉块炖得酥烂,入口即化,汤汁浓郁鲜美,众人吃得赞不绝口。林悦和小诺捧着碗,吃得满嘴流油,小脸上满是满足的笑容。

“这冬天虽然冷,但有温棚里的蔬菜,有充足的粮食和燃料,还有这么多伙伴一起,日子过得也挺踏实。”周婶感慨道,“以前总担心熬不过冬天,现在看来,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扛不过的坎。”

林野望着窗外的雪景,心里格外踏实。风雪封山,隔绝了外界的危险,却也让小院的众人更加团结。温棚里的一抹翠绿,是寒冬里的希望;灶台上的烟火气,是乱世中的安稳;身边伙伴的欢声笑语,是最珍贵的温暖。

道家说“冬藏春生”,这个冬天,他们不仅在储存粮食和燃料,更在储存力量和希望。等到冰雪融化,春暖花开,他们就能带着这份积累,在这片土地上种下更多的庄稼,建设更坚固的家园,团结更多的幸存者,让这方小院,成为乱世中真正的避风港,让希望的种子,在春天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夜色渐深,小院里的灯亮着温暖的光。温棚里的蔬菜在夜色中静静生长,柴房里的枯枝安然沉睡,众人围坐在灯下,聊着天,计划着来年的生活,笑声和话语声透过窗户,飘向寂静的雪夜,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