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远处传来脚步声——是之前那两个流民,还带了几个手里拎着木棍的人。“赵秃子!你别想抢种子!”为首的流民喊,“苏晴姑娘给我们盐,还指给我们找粮的路,你却骗我们、骂我们,我们不会再帮你了!”
赵秃子的脸色变了,他没想到流民会反过来帮苏晴。两个壮汉也犹豫了,往后退了退——他们本就是被赵秃子骗来的,现在见对方人多,也不想再拼命。
“你们……你们别听他们的!”赵秃子还想狡辩,林野已经拎着锄头走出来,斧头在手里转了圈:“滚!再不走,我们就把你抢粮的事告诉全镇的人,让你连口饭都吃不上!”
赵秃子咬了咬牙,狠狠瞪了苏晴一眼,转身就跑,两个壮汉也跟着窜了,没一会儿就没了影。
流民们走进种子站,看着满地的种子,眼里亮了:“苏晴姑娘,这些种子……我们能分点吗?我们也想种地。”
“当然能。”苏晴打开麻袋,抓了几把麦种和菜种递给他们,“你们找块向阳的地,一起种,夏天就能收粮。”
流民们连声道谢,捧着种子走了。小丫头抱着番茄种,笑得眼睛弯:“晴姨,这样大家都有种子种了,夏天就能吃番茄了!”
“对,夏天就能吃了。”苏晴摸了摸她的头,把剩下的种子都装进麻袋——麦种、白菜种、番茄种,还有几袋豆角种,足够村里种满晒谷场和村东的空地。
返程时,板车上堆着种子和找到的旧农具——两把锄头、一个浇水的木桶,还有个破了口的竹篮,小丫头坐在板车上,怀里抱着番茄种,哼着不成调的歌。
回到村里时,晒谷场已经围满了人。张嫂看见麻袋里的种子,激动得直拍手:“太好了!有种子就能种地了!我以前种过菜,我来教大家!”
村民们立刻动了起来——老周和林野用新找的锄头翻地,把土块敲碎;张嫂和女眷们分拣种子,把好的挑出来;小丫头也拿着个小铲子,在旁边挖小坑,说是“给番茄种留的家”。
夕阳落在晒谷场上,把翻好的土地染成金红色。苏晴蹲在小丫头身边,看着她小心翼翼地把一颗番茄种子放进坑里,再用细土盖好。“晴姨,它会发芽吗?”小丫头小声问,眼里满是期待。
“会的。”苏晴帮她把土压实,“等天再暖点,它就会发芽,长叶,开花,然后结出红红的番茄。”
林野走过来,手里拿着壶水,递给苏晴:“先喝点水,地明天再翻也来得及。”他看向晒谷场上的人,大家都在忙,却没人喊累,脸上都带着笑——是对春天的期待,对好日子的盼头。
苏晴喝了口水,暖意在胃里散开。她知道赵秃子说不定还会来闹事,知道种地可能会遇到虫灾、旱灾,知道这灾年还没完全过去。但看着眼前翻好的土地,看着手里的种子,看着小丫头眼里的光,她就知道,只要大家在一起,守住这份盼头,守住这地里的希望,春天总会来,好日子也总会来。
夜里,小丫头躺在床上,把番茄种放在枕头边,小声跟它说话:“你要快点发芽呀,我等着你结番茄呢。”窗外的风轻轻吹着,像是在应和她的话,也像是在为这村里的希望,轻轻唱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