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凤雏布局(1 / 2)

第一章 天水牢中

铁锁在火把映照下泛着冷光,司马懿指尖划过潮湿的石壁,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牢门外的动静。守卫换班的脚步声渐行渐远,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隔壁传来司马昭压抑的咳嗽声,司马懿屈指轻叩墙壁,三长两短的敲击声在寂静的牢房中格外清晰。

“父亲?”司马昭的声音带着一丝惊喜,“您果然有办法!”

“稍安勿躁。”司马懿压低声音,“他们只知我善谋,却不知我更擅长隐忍。这几日我观察到,守卫虽看似严密,实则换班间隙有半柱香的空当,且西北角的栅栏年久失修,用蛮力可破。”

子夜时分,牢外传来轻微的鼾声。司马懿从床板下取出藏好的铁钉,这是他暗中收集多日的“利器”。他屏住呼吸,将铁钉插入栅栏缝隙,手腕用力一拧,锈蚀的铁条发出“吱呀”的呻吟。就在栅栏即将断裂之际,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司马懿眼神一凛,迅速将铁钉藏回原处,若无其事地躺回床上。

“将军有令,加强戒备!”守卫的吆喝声打破了夜的宁静。司马懿透过牢门缝隙望去,只见一队士兵举着火把匆匆而过,心中暗忖:“庞统果然老奸巨猾,竟故意放出风声试探于我。”

第二章 荆州风云

长江江面雾气弥漫,关兴伫立在船头,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荆州城楼,眉头微蹙。新一营的战船整齐排列,帆影点点,宛如一条银色的巨龙游弋在江面上。

“将军,前方发现东吴战船!”斥候来报。

关兴拿起望远镜,只见十余艘东吴战船正从斜刺里驶来,船舷上的“吴”字大旗随风飘扬。他沉吟片刻,对身旁的杜若道:“吴蜀联盟尚未破裂,不可轻易动武。你且带几名随从,去与他们交涉。”

杜若身着一袭青衣,手持羽扇,从容登上小艇。东吴战船甲板上,吕蒙之子吕霸正怒目而视:“关将军这是要趁火打劫吗?”

“吕将军此言差矣。”杜若微微一笑,“我军奉丞相之命,前来支援荆州防御。如今曹魏大军压境,吴蜀更应同心协力才是。”

吕霸冷哼一声:“少废话!荆州本就是我东吴之地,你们蜀汉占着不放,如今还想来指手画脚?”

谈判陷入僵局,杜若望着江面上越来越浓的雾气,心中暗叹:“看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第三章 瓦亭困境

瓦亭寨内,粮草堆积如山的假象早已被戳穿。司马师焦躁地踱步,帐外传来士兵的争吵声:“再没有粮草,我们就要饿死了!”

“闭嘴!”司马师怒喝一声,推开帐门,“谁再敢扰乱军心,军法处置!”

士兵们噤若寒蝉,纷纷低下头去。司马师看着一张张面黄肌瘦的脸,心中泛起一丝绝望。粮道被断已有十日,寨中存粮仅够支撑三日,若再得不到救援,瓦亭寨必破无疑。

“将军,不如让末将带领一队人马,乔装成百姓,冲出重围去求救?”副将张华提议。

司马师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好!你带五十名精锐,从东门突围,务必将求救信送到长安。”

夜色如墨,张华带领五十名士兵,身着百姓服饰,趁着夜色向东门摸去。然而,他们刚出城门,就陷入了蜀汉大军的埋伏。箭矢如雨点般袭来,士兵们纷纷倒地。张华拼死抵抗,最终力竭被俘。

第四章 逃亡之路

天水牢中,司马懿再次听到了熟悉的脚步声。他知道,机会来了。这一次,守卫换班的间隙比以往更长,显然是庞统故意安排的。

“昭儿,准备好了吗?”司马懿低声问道。

“父亲,我准备好了!”司马昭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司马懿迅速拧断栅栏,拉起司马昭,趁着夜色向西北角逃去。一路上,他们避开了几队巡逻的士兵,顺利逃出了天水城。

“父亲,我们现在去哪里?”司马昭问道。

“去雍州。”司马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庞统想利用我,我便顺水推舟,让他看看我的厉害。”

第五章 凤雏妙算

庞统站在地图前,手指轻轻敲击着雍州的位置,嘴角露出一抹笑容。魏延走进帐中,抱拳道:“丞相,司马懿父子已逃出天水城,正向雍州方向逃去。”

“很好。”庞统点了点头,“传我将令,命姜维、马岱各率一万大军,尾随司马懿父子,待他们进入雍州后,立即发起进攻。同时,命关兴率领新一营,从荆州出发,牵制东吴兵力。”

魏延疑惑道:“丞相,为何要放司马懿走?他可是个心腹大患啊。”

庞统微微一笑:“司马懿虽智计过人,但如今他已是孤家寡人。我放他走,就是要让他在曹魏朝堂上陷入困境。他若归降,必能帮我拿下雍州;他若不归降,曹魏也会怀疑他的忠诚,到时候他就成了丧家之犬。”

第六章 雍州之战

司马懿父子逃到雍州城下,守城将领见是司马懿,连忙打开城门。然而,他们刚进城,就听到城外传来震天的喊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