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 > 第373章 陇右迎锐传秘讯 帐内谋机献奇功

第373章 陇右迎锐传秘讯 帐内谋机献奇功(2 / 2)

“军师,飞虎营经过整编,现有将士八千余人,其中既有跟随多年的旧部精锐,也有新近归降的曹魏勇士,如今上下一心,皆愿为蜀汉效力,恳请军师调遣!”赵统朗声道。

庞统望着身后队列整齐、气势如虹的飞虎营将士,眼中满是欣喜:“好!有飞虎营这八千锐旅加入,我军如虎添翼!有子龙将军坐镇,赵将军与苏参军辅佐,再加上诸位校尉英勇善战,何愁陇右不破!”

营内外的将士们听到庞统的夸赞,都忍不住欢呼起来,士气愈发高涨。庞统当即下令:“传令下去,为飞虎营将士设宴接风洗尘,休整一日,明日再商议攻打天水之事!”

当晚,蜀汉主营内灯火通明,庆功宴与接风宴一同举行。席间,庞统与赵云、赵统等人畅谈北伐大计,气氛热烈。而飞虎营的将士们也与主力大军的士卒们欢聚一堂,分享着各自的经历,营中一片欢声笑语。

次日清晨,飞虎营的中军帐内,气氛却异常凝重。赵云、赵统、苏婉端坐主位,石烈、秦烈等七位校尉分列两侧,一场关于擒杀司马懿的秘密会议正在进行。

“昨日接到广儿的密信后,侦查小队已按线索打探,”赵统沉声道,“据回报,司马懿的秘密营帐已撤离许昌城外,但其兵力动向显示,他极有可能正率军驰援天水。若他抵达天水,有他坐镇指挥,我军攻城难度将大大增加。”

苏婉取出密信,铺在案上:“司马懿老谋深算,若要擒杀他,必须借助攻城战的混乱局面。我军协助攻打天水时,可先将主力兵力部署在攻城正面,吸引魏军注意力,同时派遣精锐小队,依据侦查到的线索,潜入魏军后方,寻找司马懿的中军帐,伺机而动。”

石烈上前一步,拱手道:“末将愿率一营精锐,组成突击小队!只要能摸清司马懿的营帐位置,定能一举将其拿下!”

秦烈也不甘示弱:“二营将士也愿前往!降兵中的不少人熟悉曹魏军营的布防,可让他们协助引路,事半功倍。”

赵云沉吟道:“此事风险极大,司马懿身边护卫定然精锐。突击小队需挑选最擅长潜行、武艺高强的将士,且行动必须隐秘,万不可打草惊蛇,影响攻城大局。”

“父亲所言极是。”赵统点头道,“我与婉妹商议过,可让岑骁、韩飞二位校尉率领侦查小队,继续跟踪司马懿的行踪,务必精准锁定他的中军帐位置。石烈、秦烈二位校尉则挑选五百精锐,组成突击小队,随时待命。待攻城战打响,正面主力猛攻,吸引魏军全部注意力,突击小队再趁机潜入,实施擒杀计划。”

苏婉补充道:“我已让军需官备好夜行衣、迷烟等物,供突击小队使用。另外,降兵中的周虎等人,对曹魏的信号传递方式颇为熟悉,可让他们加入侦查小队,协助破解魏军的哨卡防线。”

众人纷纷点头,对这个计划表示赞同。柳渊道:“只要能成功擒杀司马懿,不仅能除去蜀汉心腹大患,更能震慑魏军,天水城不攻自破!这便是我们献给军师的最好大礼!”

“好!”赵统拍板道,“就按此计划行事!岑骁、韩飞,你二人即刻率侦查小队出发,务必在攻城战前传回准确消息!石烈、秦烈,抓紧时间挑选精锐,做好准备!其他人各司其职,协助主力大军筹备攻城事宜!”

“末将遵令!”七位校尉齐声领命,转身匆匆离去,各自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

帐内只剩下赵云、赵统、苏婉三人。赵云望着二人,眼中满是欣慰:“如今飞虎营上下一心,计划周密,为父甚是放心。此番擒杀司马懿,既要胆大,更要心细,切不可因一时心急而误了大事。”

赵统与苏婉对视一眼,齐声道:“父亲放心,我等定谨慎行事,不辜负军师与父亲的期望!”

此时,庞统的帅帐内,他正与马良、魏延等人研究天水城的布防图。“天水守将马遵虽有几分能耐,但兵力空虚,又无名将坐镇,本是易攻之地。”庞统指尖划过地图,“可若司马懿真的率军驰援,情况便会截然不同。司马懿用兵谨慎,善守能攻,若他抵达天水,我军需改变策略,不可贸然强攻。”

马良皱眉道:“那是否要暂缓攻城,先派人阻拦司马懿的援军?”

庞统摇了摇头:“不必。司马懿援军赶路需时日,我军可趁他未至,先对天水发起猛攻,迫使其城内守军慌乱。待司马懿抵达,我军再围点打援,一举两得。”他顿了顿,又道,“对了,飞虎营那边准备得如何了?听闻赵统与苏参军已制定了一套攻城辅助计划,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正说着,帐外传来士卒禀报:“军师,飞虎营赵统将军派人来报,称侦查小队已出发,正在追踪司马懿的行踪,若有消息,即刻上报。”

庞统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好!赵统果然年少有为,做事雷厉风行。看来,这天水之战,定会有意外之喜。”

陇右的风,带着一丝肃杀之气,吹拂着蜀汉与曹魏的营垒。飞虎营的侦查小队已悄然出发,向着天水方向潜行;突击小队正加紧训练,磨利兵刃;主力大军也在有条不紊地筹备攻城事宜。一场围绕天水城的攻防战,以及一场暗藏杀机的擒枭计划,即将在这片土地上同步上演。庞统站在帅帐外,望着天水城的方向,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而飞虎营的将士们,也已做好了准备,誓要在陇右战场上,立下不世之功,为蜀汉北伐献上一份沉甸甸的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