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诸葛瑾长叹一声:“士元公果然明察秋毫。我东吴……愿与贵国重修旧好,共抗强敌。”
庞统笑了笑,不急于应承,而是缓缓道:“重修旧好,自然可以。但空口无凭,我蜀汉北伐军正需粮饷与水道支援。若江东肯开放长江航道,并以三郡之粮相助,我便可立即出兵荆州。”
诸葛瑾眉头一皱:“三郡之粮……恐怕要请示主上方可定夺。”
“当然。”庞统点头,“不过,时间紧迫。贾诩大军已在夷陵集结,若江东迟疑,恐难挽回。”
诸葛瑾心中一凛,明白庞统是在施加压力。但他也知道,这是目前唯一的出路。
“士元公放心,我必尽快回报主公。”诸葛瑾郑重道。
庞统送他至帐门,忽然意味深长地说:“子瑜先生,你我皆是聪明人。江东求援之事,若传扬出去,对你我两国都无益处。我会暂时压下消息,待你带回答复。”
诸葛瑾心中一动。庞统这番话,既给了东吴保留颜面的机会,也等于将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
“多谢士元公。”诸葛瑾拱手离去。
目送诸葛瑾离开,庞统的笑容渐渐收敛。他转身回到沙盘前,低声对身旁的参军道:“传我将令,赵云、魏延各率一万军,即刻南下至白帝城,随时准备东进荆州。”
参军一惊:“军师,东吴尚未答复,为何急于出兵?”
庞统冷笑:“答复只是时间问题。我要在江东同意之前,先把兵力部署到位。这样,他们既感激我,又不得不依赖我。”
参军恍然大悟,连忙领命而去。
庞统望着沙盘上的荆州,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不仅是一次军事援助,更是一次政治布局。只要蜀汉军进入荆州,便能在江东与曹魏之间插入一个无法忽视的楔子。
而在千里之外的建业,诸葛瑾正快马加鞭赶回。他知道,自己带回的,不仅是庞统的条件,更是江东未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