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联盟还在,但彼此的信任已如风中残烛。
司马懿的离间
真正的威胁来自北方。司马懿亲率大军南下,却按兵不动,只派了大量使者和间谍,在吴蜀之间散播谣言。
- 对吴,他许诺只要不助蜀,魏国愿与吴平分江淮。
- 对蜀,他又暗示吴军即将偷袭,不如先下手为强。
孙权果然起了疑心,将大将朱桓调往皖口,名为防备,实则观望。吴蜀边境气氛骤然紧张。
庞统的对策
面对危局,庞统展现了他的谋略:
1. 稳固后方:亲自回成都,说服诸葛亮继续全力支持北伐。
2. 稳住孙权:派使者送去厚礼和明确承诺,只要吴军按约牵制魏军,战后的巨大利益少不了江东。
3. 反制司马:将计就计,放出假消息诱敌,成功伏击了一支魏军补给队,让司马懿不敢轻举妄动。
尾声
春去夏至,魏、吴、蜀三方在江淮一带陷入僵持。
吴蜀联盟虽然表面上还存在着,但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然而,尽管如此,在面对共同的强大敌人时,双方都心知肚明,谁也不敢轻易地先撕破脸皮。
这个强敌实力强大,无论是吴国还是蜀国,单独与之对抗都绝非易事。因此,尽管吴蜀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微妙而脆弱,但他们仍然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谁也不愿意率先打破这种表面的和谐。
这种情况下,吴蜀两国都在暗中观察对方的举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联盟的假象。他们都知道,一旦其中一方先动手,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双方彻底决裂,而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所以,尽管吴蜀联盟已经名存实亡,但在共同的强敌面前,他们只能选择暂时忍耐,继续维持这种表面上的合作关系,以避免过早地暴露自己的弱点和引发更大的危机。
庞统深知,北伐的成败,已不只是战场上的胜负,更是一场与时间、人心和谋略的赛跑。
他抚过城砖,心中默念:联盟之名,必须守住;北伐之实,更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