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望凝眉 > 第149章 星火微光渐燎原

第149章 星火微光渐燎原(2 / 2)

但在宓瑶的鼓励和少量风险共担机制的支持下,渐渐有人取得了成功。

一位年轻匠人用本地柞蚕丝混合苎麻,织出一种带有独特粗粝质感、透气性极佳的夏季衣料,被一家专做文士衫的成衣铺看中,给出了高价。

另一位老绣娘将讲习会传授的新针法与家传技艺结合,绣出的仿宋字画屏风,竟被一位过路的收藏家重金求购。

成功的案例如同灯塔,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创新。

匠人们发现,当他们不再完全受制于大商号的原料和订单时,他们的创造力和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

讲习会内部自发形成了更细分的兴趣小组,专攻不同方向,交流氛围愈发浓厚。

当然,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大商号很快察觉到了这些“小动作”,他们开始仿制讲习会成员的成功设计,利用其渠道优势低价倾销,进行恶意竞争。

也曾有商号试图收买讲习会内部的匠人,窃取核心技术或设计图样。

面对这些,宓瑶始终保持着警惕和冷静。

她教导匠人们要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初步意识,对核心技巧和独创纹样进行必要的保密。

同时,她更加强调持续创新的重要性:“模仿永远慢一步。只要我们跑得足够快,不断推出新的、更好的东西,他们就永远只能跟在后面。”

萧景珩密切关注着这一切。

他看到了宓瑶如何在不动用他政治力量的情况下,仅凭智慧和策略,一点点帮助底层匠人构建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他心中充满了骄傲,也更加确信自己选择的支持方式是明智的——为她扫清政治障碍,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有限的资源,但尊重她行事的方式和节奏,让她依靠自身的力量去赢得尊重和空间。

一晚,他见宓瑶对着一幅新绘制的标有讲习会成员成功销售点和潜在合作商号的地图沉思,轻声道:“你现在做的,是在织就一张无形的网。”

宓瑶抬眼,微微一笑:“一张由技艺、信息和互助联结起来的网。或许不够强大,但至少,能让依附于其上的人,在风浪来时,多一分挣扎求存的力量。”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也是我认为……应该做的。至于能织多大,能存在多久,非我所能强求。”

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带来的理念和方法,如同投入古老大湖的石子,能激起涟漪,却难以改变湖水的本质。

她能做的,是尽量让这涟漪扩散得更远,持续得更久,或许能在某些角落,催生出一点点新的生机。

这是她的责任,也是她为自己划定的边界——尽己所能,问心无愧,但不妄图重塑时代。

星火微光,在谨慎而坚韧的守护下,正悄然汇聚,渐成燎原之势,照亮着江宁织造业深处那些曾被遗忘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