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第一次如此亲昵地唤她,声音低沉而郑重,“我更希望你明白,若事不可为,我定会先护你周全。你的安危,重过江宁一地的得失,重过我个人的荣辱。”
这不是居高临下的保护,而是将她的价值置于他自身利益之上的郑重承诺。
宓瑶心头发热,迎上他的目光,清晰而坚定地回应:“我既来了,便不会退缩。你的荣辱,亦是我的荣辱。我们……共同承担。”
“共同承担……”萧景珩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眼底仿佛有星河漫涌。
他伸出手,越过小几,轻轻握住了她放在膝上的手。
他的掌心温暖而干燥,带着常年习武留下的薄茧,却有一种令人心安的力量。
宓瑶没有挣脱,任由他握着。
指尖传来的温度,似乎比刚才的热粥更能驱散雨夜的寒凉。
她微微收拢手指,回应着他的力度。
“还记得我们在西苑马场说的话吗?”他拇指轻轻摩挲着她的指节,目光温柔,“并肩而行。如今,我们是同舟共济。”
“嗯。”宓瑶低应一声,唇角不自觉地上扬,“同舟共济。”
窗外风雨声似乎更急了,浪涛拍打着船身,带来轻微的摇晃。
但这小小的船舱,却仿佛成了惊涛骇浪中唯一安稳的所在。
他们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握着手,听着彼此的呼吸和心跳,在雨夜江面上,达成了一种超越言语的默契与信任。
这一刻,身份、地位、过往的算计与权衡,似乎都悄然远去。
他们只是即将共同面对风浪的两个人,彼此信赖,彼此依托。
不知过了多久,萧景珩才松开手,起身道:“夜深了,早些歇息。明日船过闸口,或许不太平,需养足精神。”
宓瑶点头:“你也一样。”
他走到舱门边,又回头看她,灯火在他深邃的眼中跳跃:“瑶儿,谢谢你。”
谢谢什么?谢谢她的信任?谢谢她的同行?谢谢她愿意与他共同承担?他没有明说,但她懂。
她望着他,微微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舱门轻轻合上,宓瑶独自坐在灯下,指尖似乎还残留着他掌心的温度。
她看着窗外无边的黑暗与雨幕,心中却一片澄明光亮。
前路艰险,但她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