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望凝眉 > 第114章 旧梦新织,心安处即吾乡

第114章 旧梦新织,心安处即吾乡(2 / 2)

宓瑶看着手中的织物,自己也有些怔忪。这仿佛是她潜意识深处,那个融合后的“自我”最直观的外化表现。

她微微一笑,轻声道:“不算新花样,只是……随手织着玩玩。”

她将这块小织物仔细地收了起来。

傍晚回到别院,她意外地发现萧景珩正在花厅等她。他面前摆着几匹新织出的锦缎样本,显然刚从锦云坊过来。

“身子大好了?”他抬眼看了看她,目光在她似乎比病前更显清亮平和的眼眸上停留了一瞬。

“劳二哥挂心,已无碍了。”宓瑶在他对面坐下。

萧景珩将一匹宝蓝色的锦缎推到她面前:“这是新出的?色泽和密度都比之前更好。”

“嗯,调整了染缸温度和经线张力。”宓瑶答道,语气是技术性的平静。

两人就坊内的事务交谈了几句,皆是公事公办的语气。然而,在谈话间隙,宓瑶却忽然自然地问道:“二哥可用过晚膳?若是没有,不如一同?今日顾嬷嬷炖了火腿冬瓜汤,很是清淡可口。”

这话问得极其自然,仿佛只是寻常家人间的问候,却让站在一旁的顾嬷嬷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以往的宓瑶,对萧景珩恭敬、忌惮、依赖、甚至偶尔反抗,却从未有过如此……日常化的亲近。

萧景珩似乎也微微一顿,抬眼看了她一下。

眼前的宓瑶,依旧穿着半旧的工装,发髻简单,但眉宇间那种挥之不去的紧绷感和疏离感,似乎淡去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内在的松弛与安定。

他沉默片刻,居然点了点头:“也好。”

一顿简单的晚膳,吃得异常安静。

席间并无太多交谈,但气氛却并不尴尬,反而有一种奇异的平和。

用完膳,丫鬟撤下碗碟,奉上清茶。

宓瑶捧着温热的茶杯,看着杯中载沉载浮的茶叶,忽然轻声开口,仿佛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对面的人听:

“有时觉得,人生际遇,真是奇妙。仿佛走了很远的路,换了很多种身份,跌跌撞撞,迷茫挣扎……最终却发现,所有走过的路,经历的事,无论好的坏的,都像是……都像是织布时投入的不同颜色的纬线。”

她抬起眼,目光清亮而坦然,望向萧景珩:“它们交织在一起,或许一开始看起来混乱不堪,毫无章法,甚至觉得自己织坏了,想全部拆掉重来……但只要不放弃,继续织下去,最终总会呈现出一幅独属于自己的纹样。那纹样,或许并非最初设想的样子,但那就是‘我’了,无可替代,也无法重来。”

她顿了顿,嘴角漾开一丝极淡却真实的笑意:“所以,不必再纠结于是哪根纬线更重要了。重要的是,它们共同织成了现在的这幅图景。而我能做的,就是继续往下织,让它尽可能……好看一些,结实一些。”

厅内烛火跳跃,映照着她平静而坚定的侧脸。

萧景珩端着茶盏,静静地看着她,深邃的眼眸中似乎掠过一丝极其复杂难辨的情绪,有审视,有探究,或许还有一丝极淡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动容。

他没有回应她的这番话,只是久久地沉默着。

宓瑶也并不期待他的回应。她只是将心中盘旋已久的感悟说了出来,像是完成了一次对自己的确认和宣告。

她知道,他听懂了。

有些话,无需挑明。有些理解,心照不宣。

窗外,月色如水,宁静地洒满庭院。

宓瑶忽然觉得,这座她一度视为临时避难所的江南别院,此刻竟给了她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之感。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不是指这方小小的院落,而是指这个终于开始接纳完整自我、并找到前行方向的——灵魂的故乡。

灵魂的拷问,或许不会有终极答案。但她已找到了与问题共存,并带着它继续前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