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望凝眉 > 第113章 经纬为证,心茧渐破

第113章 经纬为证,心茧渐破(2 / 2)

宓瑶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她看着这些女孩们,她们的眼神,如此熟悉——

那里面有对命运的懵懂无知,有对改变现状的微弱渴望,就像……就像曾经的沈清辞,也像无数个被禁锢在深宅或贫困中的古代女子。

一股极其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

有酸涩,有怜悯,更有一种强烈的想要做点什么的冲动。

曾几何时,作为“陆铮”,他可以轻易地在网络上发表诸如“女性缺乏逻辑思维”、“不适合学习精密技术”之类的荒谬言论,居高临下地评判着一个他根本不了解的群体。

而此刻,作为“宓瑶”,作为亲身经历了女性困境、又凭借技术在这个时代杀出一条生路的她,面对这些眼巴巴望着她的女孩子,那些轻飘飘的、充满偏见的言论,显得如此可笑、如此苍白、如此……罪恶。

她忽然深刻地理解了,自己曾经的那些话,对具体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言,可能意味着怎样的轻视和伤害。

“我……”她张了张嘴,声音有些发涩。她很想告诉她们,这条路很难,非常难,会有无数的偏见和阻碍。

但看着她们眼中那一点点微弱的火光,她不忍心扑灭。

她深吸一口气,露出一个鼓励的笑容,招招手让她们进来:“当然可以学。不过,这不是一下子就能学会的哦。要先认字,会算数,懂了道理,才能更好地操作机器。”

她拿起一根丝线,耐心地给她们看:“你看,这丝线看起来简单,里面也有很多学问呢。要懂得它的韧性,才知道用多大的力气去织它……”

她用最浅显的语言,讲解着最基础的道理。女孩们听得似懂非懂,但眼神却越来越亮。

王师傅在一旁看着,忍不住插话道:“宓师傅,您跟她们说这些,她们哪儿听得懂啊。女孩子家,以后还不是嫁人生子,学这些有啥用……”

若是以前的“陆铮”,或许会嗤之以鼻,认为王师傅说得对。

若是以前的“沈清辞”,或许会黯然神伤,默默认同。

但现在的宓瑶,却抬起头,看着王师傅,语气平静却坚定:“王师傅,话不能这么说。多学一点东西,总能多一条路走。即便日后嫁人,懂得多一些,持家理事也能更明白,不是吗?更何况,谁说女子就不能靠手艺吃饭了?”

她的话,并不激烈,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王师傅讪讪地笑了笑,没再反驳。

宓瑶又对女孩们说:“以后若是得空,可以过来看看。但前提是,要帮家里做完活,要听话,不能耽误正事。若能坚持,我便教你们认字,教你们这织机里的道理,可好?”

女孩们欣喜若狂,连连点头,叽叽喳喳地道谢后,像一群快乐的小麻雀般跑开了。

看着她们远去的背影,宓瑶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

阳光洒在她身上,温暖而真实。

在那一刻,她清晰地感觉到,内心深处某个坚硬的属于“陆铮”的冰冷外壳,正在悄然碎裂、融化。

而那些属于“沈清辞”的柔软、悲悯与坚韧,正与“宓瑶”的经历和力量融合在一起,生出一种全新的、温暖而强大的东西。

她依然拥有陆铮的逻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她也承载着沈清辞的情感记忆和对女性处境的理解。

而现在,她是宓瑶,正在用前两者赋予的一切,在这个时代,尝试着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甚至……尝试着为后来者,点亮一丝微光。

这种融合,不再是痛苦的撕裂,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长。

我是谁?

她或许依然无法用一句话概括。

但她知道,当她站在这里,站在经纬之间,当她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问题,去创造价值,甚至去影响和帮助他人时,她就是完整的,她就是真实的。

心茧渐破,蝴蝶的翅膀虽仍稚嫩,却已能感受到阳光的温度和风的方向。

她转身,重新拿起图纸和笔,目光变得更加沉静而坚定。

前方的路还很长,但脚下的每一步,都将由这个全新的“我”,亲自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