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望凝眉 > 第73章 匠心巧思解劳顿,经纬之间见新天

第73章 匠心巧思解劳顿,经纬之间见新天(2 / 2)

沈清辞心中一动,记下了这位鲁木匠的铺子地址。

通过柳嬷嬷,她并未直接露面,而是让柳嬷嬷带着绘制好的、关键部分略有保留的图纸前往,只说是家中小姐怜惜下人做绣活辛苦,胡思乱想了个或许能省些力的架子样子,请老师傅看看能否做得,工钱好说,但务必精细,且绝不能外传。

鲁木匠起初对着那有些“怪异”的图纸直皱眉头,但当柳嬷嬷按照沈清辞事先准备好的说辞,解释各个部分可能的作用后,老木匠浑浊的眼睛里渐渐放出光来。

他做了一辈子木工,自然能看出这设计中蕴含的巧思和对使用者的体贴。

“这……这想法妙啊!”他啧啧称奇,“虽有些地方还需斟酌,但大体竟是可行的!是哪位小姐想的?真是蕙质兰心!”

他接下了这个活,并且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甚至主动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让结构更稳固合理。

沟通在一种对“技艺”共同的尊重和追求下,变得顺畅起来。

数日后,第一台改良绣架的原型被秘密送入沈清辞院中。

它看起来依旧古朴,却处处透着不同:高度可调,倾角可微调,绷绸的框架旁增加了一个巧妙的偏心轮装置,只需轻轻拨动就能调节松紧,省去了反复穿线打结的麻烦;旁边还有一个可折叠延伸的灯架,镶嵌着磨光的铜镜,可将光线更好地汇聚到绣面上。

沈清辞亲自试用,虽然与现代人体工学产品无法相比,但相比传统绣架,确实能大幅减轻肩颈压力和手部疲劳。

她立刻让柳嬷嬷将这台绣架悄悄送给陈娘子,只说是“偶然所得”,让她找一位信得过的绣娘试用,听听反馈。

反馈是激动人心的。那位试用绣娘的绣娘几乎喜极而泣,说从未想过做绣活还能如此“轻松”,效率也提高了不少,眼睛也没那么累了。

陈娘子更是精明,立刻看到了这背后可能带来的巨大价值——不仅能减轻绣娘负担、留住熟练工,更能提升效率和精品率!

她再次通过柳嬷嬷表达了想要更多此类绣架的意愿,甚至愿意出高价购买。

知识的力量,再次得到了验证。

这次不再是改善容颜的胭脂,而是切切实实改善了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并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升。

沈清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比获得金钱更让她感到满足。

她让柳嬷嬷转告鲁木匠,可以开始小批量制作,但务必保密,工钱从优。同时,她也开始思考,是否能从这绣架的成功中,提炼出更普适的“省力”、“ 人体工学”理念,应用到其他方面?

然而,新的动向也带来了新的风险。

鲁木匠虽然可靠,但毕竟多了个知情者。

绣架的改良虽不如胭脂那般显眼,但一旦流传开来,终会引人注意。

陈娘子那边的兴奋也可能导致口风不严。

沈清辞叮嘱柳嬷嬷,务必让鲁木匠知晓利害,所有部件分开制作,最后由他亲自组装。

对陈娘子,则强调此物乃“试验之作”,数量有限,暂勿外传。

她在小心翼翼地播撒着知识的火种,既要让它发光发热,又要控制火势,避免过早引火烧身。

经纬之间,方寸之地,她正试图用智慧和善意,编织一片新的天空。

只是这片天空之下,暗流依旧涌动,容不得半分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