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望凝眉 > 第51章 巧手研得胭脂方,铜臭未沾风波起

第51章 巧手研得胭脂方,铜臭未沾风波起(1 / 2)

萧景珩赠予的那本《百工辑要》,如同在沈清辞漆黑的前路上点亮了一盏微灯。

书中记载的诸多失传或秘传的技艺,尤其是关于矿物颜料提炼、花草色素萃取以及一些简易物理机械原理的详述,让她如获至宝,连日来的挫败感都被冲淡了不少。

她几乎是废寝忘食地研读,结合自己前世零星了解的化学知识和这段时间的实践摸索,终于找到了改良胭脂色泽融合与持久度的关键——

一种利用特定温度梯度、加入微量明矾溶液进行沉淀固色的方法。

试验成功那日,看着瓷碗中那抹鲜艳欲滴、细腻均匀且不易晕染的胭脂膏,沈清辞几乎要喜极而泣。

这是一种久违的、凭借自身知识和努力达成目标的成就感,与她帮助他人带来的感觉不同,更专注于自身能力的实现。

“嬷嬷,你看!”她难得露出小女儿般的雀跃,将成果展示给柳嬷嬷,“这颜色可好?比外面铺子里卖的如何?”

柳嬷嬷仔细看了,又沾了点在手背上试了试色,眼中满是惊叹:“好!真好!颜色正,又细腻,味道也好闻!小姐,您真是神了!这要是拿出去卖,定能卖个好价钱!”

“卖”字一出,沈清辞脸上的笑容微微收敛。

成功的喜悦褪去,现实的冰冷壁垒再次浮现。

如何卖?

她被困在这侯府深宅,如何能亲自去兜售一盒胭脂?

即便能做出来,量从何来?

材料采购需要银钱,大量制作需要场地和人手,这些她都极度匮乏。

最重要的是,收益如何保全?

一旦被继母王氏甚至父亲发现她私下捣鼓这些“贱业”还赚了钱,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绝对会毫不犹豫地将所有收益乃至方子据为己有,美其名曰“代为保管”或“贴补家用”,她一个铜板都别想留下。

没有经济权,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这个认知从未如此清晰而残酷。

她想起了原主沈清辞诗稿中那句“愿得金瓯一片,自掌乾坤”。

当时她嗤之以鼻,认为矫情。

如今才明白,那并非矫情,而是一个清醒的灵魂在绝望中对最基本生存权利的呐喊!

一方小小的“金瓯”,才能换来一点点掌控自己命运的“乾坤”!

“嬷嬷,”她压下心中的激动,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冷静,“这胭脂,我们不能自己卖。”

柳嬷嬷一愣:“那小姐您的意思是?”

“我们需要一个合作者。”

沈清辞沉吟道,“一个可靠的人,替我们出面,负责采购、制作、售卖。我们提供方子和一部分启动资金,占……占一部分利。”

这是她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寻找一个代理人,隐藏在幕后。

柳嬷嬷思索片刻,眼睛一亮:“小姐,您看……崔娘子如何?就是常来府里送绣活的那个,她男人没了,自己带着个孩子,靠着一手好绣活和偶尔倒腾点脂粉针线过活,为人最是老实本分,口风也紧。老奴与她打过几次交道,觉得是个可靠的人。”

沈清辞回想了一下,似乎有点印象,一个总是低着头、手脚麻利但眉宇间带着愁苦的年轻寡妇。

身份低微,需要钱,看起来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

“好。”沈清辞下了决心,“嬷嬷,你找个机会,悄悄请崔娘子过来一趟,就说……我有些私密的绣活想请她帮忙,避开旁人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