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可能性号(2 / 2)

那几个“归零者”单位内部那原本铁板一块、绝对理性的“逻辑熵增”现象,开始加速了!就像是坚冰遇到了持续的热源,表面开始出现细微的裂纹和融化的迹象。其中一个单位的外壳,那冰冷光滑、毫无生气的外壳上,甚至极其短暂地、微弱地闪烁了一下!那绝非其标准通讯或状态信号的光斑,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混乱的、甚至可以说是……“生动”的色彩!

虽然这光斑如同幻觉般瞬间消失,单位再次恢复了死寂,但这惊鸿一瞥,足以在“净莲天”的高层心中掀起滔天巨浪。这证明了一点:绝对理性的冰封,并非无懈可击!在“存在”理念的持续冲击下,它们那被禁锢的、属于“可能性”的一丝火苗,似乎有复燃的迹象!

“快看!快看那个读数!”负责监控的科学家当时激动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声音都变了调,“活性波动!非标准模式的活性波动!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哪怕是石头,被咱们这么天天用‘爱’(指理念力场)发电,也该捂热乎了!”

就在内部一片欣欣向荣之际,与“暮影”文明那条比网恋还小心翼翼的静默联络线路,也终于传来了新的“奔现”信号——一段经过高度加密、层层包装的观测数据碎片。

“月光”将其破解还原后,呈现的信息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数据显示,在一个已被“归零者”标记为“已净化”、理论上应该死寂一片的遥远星域边缘,检测到了极其微弱、但绝对属于非自然、非常规的能量波动残留!这波动是如此的隐晦,如此的顽强,仿佛在废墟之下,依然有文明的火种,或者至少是某种文明造物,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如同风中之烛般,艰难地维系着,挣扎着求存。

这条信息,像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瞬间为“可能性号”那尚在规划中的首次航程,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并提供了一个清晰无比、且充满人道主义(或者叫宇宙主义)使命的目标——前往那片死寂的星域,寻找那微弱的希望信号,去看看能否伸出援手,去证明“存在”并非孤例,“净化”也并非终局。

平台上,凌天老爷子望着眼前这片生机勃勃、每个人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的景象,再看向窗外那片仿佛也因“净莲天”的理念之光而变得有所不同、甚至显得“友好”了几分的星空,不由得豪情顿生,抚掌而笑,声若洪钟:

“《尚书》有云,‘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他环视众人,目光炯炯,“今观吾等之境况,内有圣贤之道(指咱们这以人为本、拥抱可能性的理念),外有古神之应(金星古神的认证),混沌为之驯(指变得讲道理的混沌之卵),异星为之援(暮影的情报和可能的盟友),连那铁石心肠的‘归零者’单位都似乎有了松动的迹象!此情此景,岂非正是‘德’之所至,感天动地,故而开启了这万古未有之‘新纪元’乎?”

陈星与莉娜相视一笑,无需多言,彼此的手紧紧相握,能从对方的掌心感受到那份坚定与温暖,还有一丝共同开创历史的激动与责任。他们能清晰地感觉到,脚下的“净莲天”早已超越了最初那个单纯为了在夹缝中求生的避难所概念。它现在,是一个 “理念的孵化器” ,一个 “新秩序的摇篮” ,一个向全宇宙广播着另一种生存方式的 “活体广告牌”。

“是的,老爷子说得对。”陈星的声音平静,却像蕴含着星辰重量,清晰地传递到每个人心中,“新纪元,不是坐在家里等来的天气预报,也不是哪个神仙皇帝赐予的礼物。它是由我们每一个看似微小的选择、每一次面对困境时的坚持、每一份跨越文明界限的真诚合作,共同挥毫泼墨,亲手开创的!”

他的目光投向船坞方向,仿佛能穿透层层甲板,看到那艘已经准备就绪的星舰。

“‘可能性号’即将启航。”陈星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我们不会坐等曙光降临,我们要主动追上去,成为那缕驱散黑暗的光!我们要把这新纪元的种子,这关于‘生命尊严’与‘无限可能’的信念,主动带到所有需要它的角落,带到那些仍在黑暗中挣扎的文明面前!”

莉娜依偎着他,目光同样坚定地望向船坞。那里,“可能性号”正在进行着最后的系统检测与物资装载,流线型的银白色舰体在星港的照明和远方星光的共同勾勒下,仿佛本身就不是冰冷的金属造物,而是蕴含着无限未来、跃跃欲试的生命体。

“我们一起,”她轻声说道,声音不大,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把这光,传得更远。远到……超出我们想象的边界。”

新纪元开始——于此刻,于此地,于这群不甘于命运、敢于向宇宙发出自己声音的凡人手中,不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愿景或一句空洞的口号。

它,就是正在发生的、由他们亲手描绘的壮丽现实。

这艘承载着生命尊严与无限可能的方舟,已经校准了航向,吹响了驶向未知、却也充满希望的星辰大海的号角。前方是黑暗,也是等待被点亮的无数可能。

(第七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