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事业的突破(1 / 2)

窗外的梧桐叶落了又生,转眼已是沈清玥与顾言琛结婚的第十个年头。这些年来,她成功地从台前转型到幕后,成立的清玥工作室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只有三五个人的小团队,而是发展成为业内颇具影响力的内容制作公司。

然而,此刻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沈清玥的眉头却微微蹙起。她面前摊开的是新项目《她的山海》的策划案,这是她筹备了三年的心血之作,一部聚焦女性科学家群像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

玥姐,她的助理,一个充满干劲的年轻女孩林薇,小心翼翼地汇报着最新情况,星耀视频那边...最终还是拒绝了我们的独家合作提议。他们认为这个题材太过严肃,商业风险太大,建议我们要么加入更多感情线,要么...缩减预算。

这是这个月第三家表达类似态度的平台了。沈清玥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红木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她理解平台的顾虑——《她的山海》没有流量明星,没有狗血剧情,有的只是扎实的剧本和对一群默默无闻的女科学家们的真诚致敬。

其他投资方呢?她的声音依然平静,听不出丝毫气馁。

有两家表示可以跟投,但希望我们能找到领投方。林薇顿了顿,补充道,而且...他们都暗示,如果能请动顾老师客串一个角色,哪怕只是几个镜头,他们对项目的信心会大增。

沈清玥的指尖顿住了。她抬起眼,看向窗外。从这个角度,正好能望见远处顾言琛导演工作室所在的那栋楼。他最近也忙得不可开交,首部独立执导的电影《归途》正在紧张的后期制作阶段。

又是这样。即使她已经用《春日记事》《无声的证词》等几部口碑与收视双丰收的作品证明了自己的制片眼光和能力,在很多人眼中,她依然是顾言琛的妻子。她的成功,似乎总需要他的光环来加持。

我知道了。她最终只是淡淡地说,你先出去吧,让我想想。

林薇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安静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办公室里只剩下沈清玥一人。夕阳的余晖透过落地窗,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她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十年了,她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从演员到制片人,她以为自己已经用实力赢得了足够的尊重和话语权。可当触及到真正需要魄力和远见的项目时,那些固有的偏见和保守的评估标准,依然像无形的墙,横亘在她面前。

她不是没想过找顾言琛帮忙。以他今时今日在圈内的地位和影响力,只要他开口,甚至只需要流露出一点对这个项目的兴趣,很多难题都能迎刃而解。但是...

她轻轻摩挲着无名指上的婚戒。那是顾言琛在她们银婚纪念日时重新为她设计的,戒圈内壁刻着两人名字的缩写和一句y Eternal Star。

他们之间,从来都是比肩而立的两个人。她欣赏他、爱他,也深深地以他为傲,但她从未想过要活在他的羽翼之下。她希望《她的山海》的成功,是因为它本身的价值,是因为她和团队的努力,而不是因为顾言琛这个名字。

与此同时,顾言琛的工作室里,气氛同样凝重。

《归途》的粗剪版本刚刚完成,他邀请了少数几位极其信任的业内好友和评论人进行内部看片。此刻,小放映室里灯光亮起,短暂的沉默后,响起了礼貌但不算热烈的掌声。

言琛,一位资深的编剧前辈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斟酌,镜头语言没得说,叙事也很见功力。但是...节奏是不是太沉了?观众可能需要更多的...嗯,商业元素来调动情绪。

另一位关系不错的制片人说得更直接:老顾,我知道这是你想做的艺术表达,但市场很现实。是不是考虑补拍一些更戏剧性的冲突场面?或者,在宣传上,可以多突出你和清玥的夫妻档?毕竟这是你转型导演的首部作品,话题度很重要。

顾言琛坐在导演椅上,双手交握,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静静地听着。他知道朋友们是好意,《归途》是他沉淀多年、倾注了无数心血的个人表达,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记忆、失去与和解的深沉故事,与市场上主流的热闹商业片格格不入。

有人提议让沈清玥来客串,哪怕一个镜头,也能带来巨大的关注。他当然知道这是实话。他的妻子,如今不仅是成功的制片人,更是观众心中演技与口碑的保证。只要她出现,就是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