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奖颁奖典礼的后台,永远像一个精心策划的、流动的盛宴与战场混合体。空气中弥漫着高级香水的尾调、发胶的固定气息,以及一种无形却无处不在的、名为“野心”或“焦虑”的荷尔蒙。衣香鬓影间,是得奖者强自镇定的狂喜,落选者无懈可击的微笑,以及无数工作人员步履匆匆、确保这场盛大秀万无一失的专注。
沈清玥穿着一身宝蓝色的丝绒晚礼服,裙摆如流动的深海,衬得她肌肤胜雪。她刚刚凭借在独立电影《寻声》中饰演一位失聪母亲的角色,拿下了最佳女主角的桂冠。此刻,奖杯被莉娜小心翼翼地接过去保管,而她则需要穿过这片喧嚣,前往指定的媒体采访区。
在一个相对安静的转角,有一面巨大的、镶嵌着灯泡的化妆镜,这是为需要紧急补妆的艺人准备的。沈清玥的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镜子里映出她此刻的模样——妆容精致,发型一丝不苟,昂贵的珠宝在锁骨间闪烁,眼底有着恰到好处的、属于获奖者的激动泪光。
很完美。
是无数女演员梦寐以求的时刻。
然而,她的目光却仿佛穿透了这身华丽的“战袍”,落在了镜子更深处,落在了十年前,那个同样在后台,对着镜子青涩忐忑的自己身上。
那是她第一次获得重要电影奖项的提名,一个颇具分量的新人奖。她记得自己当时穿着一件借来的、并不十分合身的白色小礼服,站在狭小拥挤的后台休息室里,面前是一面边框都有些剥落的旧镜子。心脏跳得快要冲出喉咙,手心里全是冷汗。她反复练习着感谢词,每一个字都像是在舌尖上打架。那时,奖项对她而言,是认可,是通往更大世界的敲门砖,是证明自己“属于这里”的唯一凭证。
结果,她落选了。
宣布获奖者不是她的那一刻,全场掌声雷动,镜头敏锐地捕捉着获奖者的狂喜和其他提名者的表情。她坐在台下,保持着无可挑剔的微笑,用力鼓掌,直到掌心发红发痛。回到后台,躲进无人的角落,眼泪才不争气地涌出来,不是因为嫉妒,而是那种巨大的失落和自我怀疑——是不是我还不够好?
那时,莉娜找到她,没有过多安慰,只是递给她一张纸巾,平静地说:“清玥,记住这种感觉。但它定义不了你。能定义你的,只有下一个角色。”
“沈老师,采访区这边请。”工作人员礼貌的声音将沈清玥从回忆里拉回。
她对着镜中的自己,极轻地、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唇角,然后转身,从容地走向那片闪烁的灯海。
采访区人声鼎沸。无数话筒伸到她面前,问题像雨点般砸来。
“清玥,再次获得影后有什么感想?”
“《寻声》这个角色非常具有挑战性,您为角色做了哪些准备?”
“未来有什么新的计划吗?会考虑转型做导演吗?”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您是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的?”
她微笑着,一一作答,言辞得体,逻辑清晰,偶尔流露的幽默还能引起记者们善意的笑声。她感谢导演的信任,感谢剧组所有人的付出,谈到为体验角色去聋哑学校学习了三个月手语,与听障人士同吃同住,观察他们最细微的表情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她谈及未来,表示对幕后制作很有兴趣,但现阶段仍会专注于表演。提到孩子时,她的眼神会不自觉地柔软下来,但语气依旧专业:“平衡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很幸运,有理解和支持我的家人,以及一个非常专业的团队。”
应对自如,滴水不漏。
这就是十年的时光,在她身上刻下的痕迹之一——从那个会因为落选而躲起来哭鼻子的小姑娘,成长为如今这个能在风暴中心保持优雅与沉静的影后。
采访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结束后,她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走向专属的休息室。走廊里,她遇到了一位刚出道不久的新人演员,小姑娘因为紧张和兴奋,脸颊红扑扑的,看到她,立刻恭敬地鞠躬:“沈老师好!恭喜您!”
沈清玥停下脚步,温和地看着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谢谢。今晚玩得开心点。”她轻声说。
小姑娘受宠若惊,连连点头。
走进休息室,关上门,将外界的喧嚣隔绝。莉娜将奖杯递还给她,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喜悦和如释重负:“太好了,清玥!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