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河时代的明朝,气温比现代低的多。
现代五月底的时间,南河的气温已经飙升到三十多度,出门转悠一圈,身上就能出一层浅浅的细汗。
此时的明末却还是二十度左右的天气,即便天上太阳高照,身上的外套也不敢褪下。
但在田间地头,空气中的凉意却被百姓们的热情驱散。
大家都热情万分的看着田地里的巨兽,用难以想象的速度进行着翻地和播种。
土改以后,每人分到三亩地,人数少的家庭,一家也有近十亩地,人数多的一家有五十多亩地。
放在以前,即便是十亩地,也要最少两天才能播种完,更别说五十多亩的土地了。
可百姓们看着眼前的钢铁巨兽,仅仅是一盏茶的功夫,就已经播种了三亩地,这种速度震撼人心。
这次播种也在百姓们的热情下,只用一天就完成了任务。
华夏军将此次采购的所有拖拉机全部派出,出动人员接近10万,整个夏种会战圆满结束。
在这个时间点,无论是明军,还是闯军,亦或是关外的建奴都在忙着耕种,他们又没有像华夏军一样的机械,播种的效率自然缓慢。
因此各方势力埋头苦干,明末也暂时进入到一个和平的阶段。
以往百姓们农忙后的时间,大多是在地主家或是附近城镇打打零工,赚取一些散碎银两改善生活。
但能获得的报酬十分有限,往往一天只有几文钱。
可现在地主没了,城镇中需要小工的地方又不多,一些百姓,在农忙之后就有些无所事事,成为了闲汉,这些人也变成了不安定的因素。
一个上午的时间,开发委就收到了各地上报的多起打架斗殴事件,打架的原因千奇百怪,有的甚至是因为问了一句,家里还有鸡蛋没,那人就觉得问他的人是在嘲讽他,家里丢的鸡蛋是他偷的,随即双方大打出手。
马艾国对此有些哭笑不得,也有些头疼,在与傅青和陈易新商量后,决定抓住这和平的时间段。
立刻开始根据地建设,给这些人都找点事做,也能让他们改善一下生活,总之就是不能让他们闲下来。
开发委从现代社会不仅仅调来了大型的工程机械,还有许多东西,如水泥,青砖,化肥等一系列改善民生的产品生产线。
这些生产线都需要大量的工人,包括许多的建设任务,也要同时开始。
各地在接到命令以后,立即开始张贴布告,挨家挨户的做宣传。
百姓们对于华夏军的信任,经过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已经叠加到能令崇祯和李自成都羡慕的程度。
百姓们一听说这次的报名不只招收男人,就连女人也要,各地的报名点立刻就被百姓挤得水泄不通,只是一天的功夫就有一百五十万人报名。
可以说根据地的百姓计划家家户户都报名了,只剩下年迈一些的老人和年龄尚小的孩子。
这些百姓也被就近分配到各个地方,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建设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