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楚瑾在农田里“体验生活”的前一日,城西发生了一件事——二皇子楚耀强占了城南的几十亩良田,将农户们赶了出去,说是要建一个“皇家狩猎场”。农户们无家可归,在田埂上哭天抢地,怨声载道。
楚瑾得知消息后,立刻带着随从赶了过去。他当着所有农户的面,痛斥楚耀“不顾百姓死活,滥用权力,欺压子民”,言辞恳切,甚至还流下了“痛心”的泪水。然后,他自掏腰包,给每个被赶走的农户都送去了一笔安家费,让他们暂时有地方居住。
农户们感激涕零,百姓们也对楚瑾赞不绝口,纷纷指责楚耀的恶行。可他们不知道,楚瑾离开后,便派人暗中找到了那些农户,将送去的安家费全部收回,还威胁他们不准再提及此事,否则就会让他们“消失”。
那些农户本就害怕楚耀的势力,如今又被楚瑾威胁,只能忍气吞声,将苦水咽进肚子里。
楚瑾与楚耀看似水火不容,时常在皇帝面前“劝谏”楚耀的不是,甚至还因为楚耀的恶行与他在朝堂上争执。可私下里,两人却是暗中勾结的盟友——楚耀负责做那些欺压百姓、得罪人的脏事,吸引所有人的仇恨;而楚瑾则以“贤德”的形象出现,收买人心,赢得百姓的拥戴,坐收渔利。
前不久,吏部有个官员发现楚耀贪墨军饷的证据,准备写奏折向皇帝揭发。楚瑾得知消息后,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派人找到了那个官员。在一个深夜,那个官员被人发现“意外”落水身亡,他写好的奏折也不翼而飞。
所有人都以为这是楚耀做的,纷纷指责他心狠手辣。可只有楚瑾自己知道,安排这场“意外”的,正是他。他不能让楚耀贪墨军饷的事情曝光——一旦楚耀倒台,他就失去了一个吸引仇恨的“靶子”,而且楚耀手中还握着他不少把柄,他需要楚耀继续留在朝堂上,为他挡枪。
夜幕降临,楚瑾回到了自己的皇子府。他站在窗前,看着窗外街上百姓对他的拥戴仍在继续,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冷笑。
“伪善?”他轻声自语,眼中没有了白天的温和,只剩下算计与阴狠,“只要能得到皇位,这点伪装又算得了什么?那些愚蠢的百姓,不过是我登顶路上的垫脚石罢了。他们以为我是贤德的皇子,却不知,我比楚耀更狠、更毒。”
他转身走到书桌前,拿起一本奏折,上面写着请求皇帝立他为太子的内容——这是他暗中联络的几位大臣写的。他看着奏折,眼中闪过一丝贪婪:“皇位……很快就是我的了。到时候,整个云国都是我的,那些百姓的生死荣辱,还不是我说了算?”
随从端着一杯茶走进来,轻声道:“殿下,二皇子派人来了,说有要事与您商议。”
楚瑾放下奏折,脸上的阴狠瞬间消失,又恢复了温和的笑容:“让他进来吧。”
他知道,楚耀来找他,定是为了贪墨军饷的后续事宜。他需要与楚耀好好“商议”一下,如何更好地掩盖这件事,如何继续他们的“合作”,直到他成功登上皇位的那一天。
窗外的月光洒在楚瑾的脸上,一半明亮,一半阴暗,就像他的人一样——表面温和贤德,内里却阴狠伪善。他以为自己的算计天衣无缝,以为百姓们永远都会被他的伪装欺骗。可他不知道,清霄宗的暗探早已将他的所作所为记录在案,他的伪善面具,终将在楚飞归来的那一天,被彻底撕碎,他的罪行,也终将得到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