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兰道:“那是你没有和她生活在一起,我是没有觉得她哪里好。
反倒是你有个好婆婆,既有眼光,又有头脑,还给你开了家店铺。
我婆婆除了会带个孩子,什么事都让我们两口子操心,整天就知道在路口跟人家说话,家里的衣服一堆我不洗,就没有人洗。”
秀兰本身是来求人办事的,一说起来就不由得吐槽起自己婆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她见到赵老太为了慧茹都会操心,想好以后的路,又给经济上的支持,自己婆婆每天除了嘻嘻哈哈和人家聊天,家里的啥事都不问,自己不扫院子,地上就是落一层树叶都无人问。
有些羡慕慧茹摊上这么一个好婆婆。
慧茹道:“妈,你看哪里还有房子,要不然你就帮一下秀兰姐这个忙?”
赵老太道:“那我看看吧,尽量能让你早点买到。
这二期的房子已经抓紧建设了,工人最近都一直加班。”
秀兰道:“谢谢你赵婶,我婆婆要是有你一半的本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秀兰啊,你婆婆那人心很好的,没有坏心眼。
至于你说那些生活上的习惯,她一时半会也改不了,每家都有自己琐碎的事。”
孙秀兰点点头:“她就是老古董,我让她买一套房子,就是不肯,说什么没有家里的平房住着舒服,还要爬楼梯,只有那一块楼板是自己的,地皮和咱没有关系,钱省着要花在刀刃上。”
国英道:“你婆婆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她那个年龄的人有这想法很正常。
要不是拆迁,我觉得也没有几家愿意买。”
秀兰道:“国英姐,你没看省城那房子价格,前几年还便宜点,这现在都要两千左右了,咱们这里早晚也要超过一千块一个平方。”
赵老太本来要劝秀兰买房子,可是一想到张婶还是算了,免得再给他们家里制造矛盾。
“这个谁都不好说,你婆婆攒点钱也不容易,你多理解一下吧。”
秀兰在赵老太家里唠叨了半天,张婶看她去了这么长时间还不回来,也赶过来了:“我说秀兰,孩子闹着要找你。”
赵老太道:“哟,赶紧来吧,坐。”
张婶晃晃悠悠地坐下来笑道:“我妹妹的那事,秀兰都跟你说了吧。”
“说了,我明天去一趟售楼部,看看帮你妹妹申请一套。”
张婶道:“那我就谢谢你了,你是不知道,这几天找房子的人有多少。
我们家里要是有闲着的房间我都租出去了,前院李大爷之前的那间破瓦房都有人出两百块租了去。”
秀兰道,“妈,你在这坐,我回去看孩子了。”
等秀兰走后,张婶道:“说实话,我一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来,谁知道真的被你说中了。
现在东边拆迁队速度可真快,说要赶在上面来考察前,全部把房子推倒,启动什么开发区工程。”
孙慧茹递过去一杯水:“张婶你喝水。”
“谢谢你啊,慧茹这比以前还要白了不少,现在看着比以前那会洋气了啊。”
孙慧茹笑了笑。
张婶接着说:“虽说咱们俩年龄差不多,但跟你比起来,我还真没有你有眼光。
秀兰在家已经说过我了,我想想还得要跟你多学习啊。
我当初还不看好这房子,现在倒好,想买还买不着了。”
赵老太道:“以后咱们江城还会发生变化,咱们这里的房子也要拆掉。”
张婶道:“不可能吧,咱们这也不属于核心的城区,等拆到咱们这里,那整个城市不都要拆一遍了,估计要二十年后了。”
国英道:“这以后的事可不好说,我听人家说等到将来,每个人都能买一部电话,还可以看到对面的人,不止能听到声音。”
张婶道:“现在的人真是有本事啊,我们那个时候哪里能想到今天的生活变化这么大。
原来那棉花公司旁边还有一条小河,每一年发大水都去逮鱼,现在那河没有了,那边我都快不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