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尼家代表加西亚在南盟总部碰了一鼻子灰,悻悻而归。
预期的巨额援助落空,国内某些势力的压力让他恼羞成怒。
回到圣多明各不久,一场针对南盟的舆论抹黑便迅速在多米尼家国内及部分受其影响的国际媒体上发酵。
加西亚亲自上阵,在接受一家亲政府电视台采访时,一脸“悲愤”地控诉:
“南盟所谓的‘合作共赢’根本就是个谎言!他们打着发展的旗号,实则行的是经济殖民之实!
他们强势的要求我们出让资源开发优先权,干涉我国内政法律,这完全是不平等条约!当我们提出合理的过渡期要求和必要的援助时,他们竟粗暴地拒绝了,毫无大国担当和国际主义精神!这样的组织,不加入也罢!”
这番颠倒黑白的言论,经过精心包装,在一些不明真相的地区和人群中确实引起了一些波澜。
某些一直对南盟扩张心存警惕的西方媒体也像是嗅到了腥味,开始转载和渲染,试图将南盟描绘成一个“恃强凌弱”、“条件苛刻”的新霸权。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南盟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需要事事亲自下场辩解的组织了。
首先站出来发声的,是刚刚完成首批南盟标准港口升级的乌拉圭。
乌拉圭那位干练的女外交官在蒙得维的亚召开了简短的记者会,她语气平和但立场鲜明:
“关于某些国家对南盟合作条款的指责,我认为是基于误解或……别有用心的曲解。
作为新加入的成员国,我们深切感受到科南盟规则的公平与透明。
资源合作是基于市场原则和长远规划,旨在实现区域共赢,绝非单方面索取。
法律框架的对接,是为了帮助我们建立更清廉、更高效的治理体系,这是乌拉圭人民自己的选择,也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至于援助,南盟提供的技术支持和市场准入,其价值远超简单的资金输血。
我们坚信,选择了南盟,就是选择了发展与未来。”
紧接着,哥斯达黎加的代表也在圣何塞对媒体发表了看法,语气更加直接:
“我们注意到邻国的一些不实言论,感到非常遗憾。
南盟的准入标准清晰明确,对所有申请国一视同仁。
想要获得保护和发展机遇,自然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做出符合国际规范的努力。
试图不劳而获,或者带着投机心态,在任何负责任的组织中都是行不通的。
哥斯达黎加入南盟后,已经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转型和贸易便利化方面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对此充满感激,并期待更深入的合作。”
甚至连远在非洲的科托努共和国,其新任总统迪亚洛也通过官方渠道发声:
“正是在南盟的帮助下,科托努才摆脱了军政府的阴影,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
南盟的规则保障了弱小国家的利益,避免了被个别大国或资本无序侵蚀。
我们对那些不负责任的指责言论表示反对,并坚信南盟的道路是正确的。”
这些来自不同大洲、新近受益于南盟体系的国家的声援,如同一记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加西亚和多米尼加政府的脸上。
他们用自身实实在在获得的发展红利,有力地回击了那些空洞的指责。
国际舆论的风向迅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