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姆泉堡的决策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又一颗石子,涟漪迅速向远东扩散。
当西澳的谈判代表,以一种公事公办、甚至带着些许技术人士特有的“不耐烦”语气,向脚盆鸡方面的接洽人员提出:
“第一岛链美军基地及舰艇的强电磁干扰环境,严重危及我方物流无人机导航系统稳定性与飞行安全,在电磁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性改善前,所有涉及该空域的物流合作项目无限期暂缓”时,整个东京都仿佛被一道无声的惊雷劈中。
消息先是在外务省和经产省内小范围引爆,随即以最快的速度呈送到了首相官邸。
“八嘎!这是什么荒谬的理由!”
一名资深外务省官僚气得差点拍碎了桌子,
“电磁干扰?这分明是借口!是赤裸裸的政治讹诈!”
然而,负责技术评估的官员却脸色发白,颤声解释道:
“……阁下,西澳方面提供的初步监测数据……显示充绳、横须赫乃至南棒国乌山基地周边的特定频段电磁信号强度,确实远超常规民用航空器的抗干扰阈值。
他们的‘北极星’导航系统虽然先进,但对特定类型的军用雷达和电子战设备发出的宽频带杂波……理论上的确存在被干扰甚至致盲的风险。”
这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众人头上。
西澳人没有直接拒绝,而是抛出了一个看似客观、实则无比刁钻的技术难题。这个难题的矛头,直指阿美在东亚最核心的军事存在!
首相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加入西澳的蜂巢物流网络,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未来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一旦被排除在外,自己国家的制造业、对外贸易乃至能源安全都将面临严峻挑战。
尤其是在北苏、欧洲甚至南棒都可能接入的情况下,日本若被孤立,后果不堪设想。
但要求阿美降低甚至关闭其关键军事基地的电磁信号?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触及了美日安保条约的核心,触及了阿美在亚太战略部署的根基!
“能不能……想办法从技术层面解决?比如,加强无人机的抗干扰能力?或者我们提供资金研发屏蔽技术?”
首相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
技术官员苦涩地摇了摇头:
“首相,根据我们的专家评估,西澳的导航系统本身已经极其先进。
要达到在他们认定的‘强干扰环境’下稳定运行,要么美军彻底改变其雷达和电子战设备的运行模式与频段,要么……就需要西澳方面开放其导航系统的底层代码和抗干扰算法进行深度定制,而这,显然是他们绝对不可能答应的。”
会议室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明白,西澳这是阳谋。
他们用技术标准画下了一条线,逼着日本在“拥抱未来”和“维持旧盟”之间做出选择,而且这个选择,几乎必然要得罪其中一方。
很快,消息灵通的日本各大财阀领袖也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