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世界两极疯狂了(1 / 2)

帕姆泉堡地下深处的战略分析室内,武振邦看着情报局传来的、标注为“绝密-北苏最高苏维埃非正式征询意见稿”的电文译文,饶是他见惯了大风大浪,眉梢也不由得轻轻一挑。

电文的内容极其惊人,北苏方面通过一个极其隐秘的非官方渠道,试探性地提出:

为了换取“三角电池”的完整技术授权,或者至少是未来二十年稳定、优先且价格优惠的独家供应,北苏愿意就“调整”远东地区部分“争议领土”的归属问题进行“建设性探讨”。

电文后附了一份极其粗略的意向区域图,其中赫然包含了外东北地区临近日本海、面积约数万平方公里的一片土地,其范围甚至超出了历史上某些不平等条约所割让的区域。

“真是……好大的手笔。”

站在武振邦身旁的秦若雪也看到了电文,倒吸一口凉气,

“为了电池技术,他们连领土都可以拿出来交易?这简直是……”

“那本来就是我们的,他们是在慷他人之慨”

武振邦接过了她的话,语气中带着一丝冷嘲,

“但这恰恰说明,他们真的急了。他们比阿美人更清晰地认识到,如果不能跟上这次能源和物流革命,他们庞大的国土和资源,在未来可能不仅不是财富,反而是难以管理的负担。”

他沉吟片刻,手指在那份粗糙的意向区域图上敲了敲:

“告诉他们,技术授权绝无可能。长期稳定的供应可以谈,但价格和条件需要详细磋商。

至于领土……我们对此没有预设立场,但任何涉及主权变更的事务,都必须遵循相关的国际法和程序,并且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意愿。”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没有明确接受,也没有拒绝,反而把皮球踢了回去,还套上了“国际法”和“居民意愿”的光环。

他知道,北苏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但对方既然把“毒药”递到了嘴边,他不介意看看这瓶“毒药”的成色,以及能从中榨取出多少利益。

“继续跟进,摸清北苏内部对此事的支持度和底线。

另外,提醒我们的人,在与北苏的任何谈判中,保持绝对的技术保密。”武振邦对着通讯器吩咐道。

几乎在北苏这份惊世骇俗的提议送达的同时,阿美利加的特使,一位以灵活务实着称、与华尔街关系密切的副国务卿威尔逊,也以“私人访问”的名义,抵达了南亚地利,并很快获得了与武振邦进行非正式会晤的机会。

会晤地点安排在帕姆泉堡一间面对印度洋的透明观景厅内,气氛看似轻松,实则暗流涌动。

威尔逊副国务卿先是高度赞扬了西澳和南亚在科技、环保领域取得的“引领性成就”,然后话锋一转,进入了正题:

“武先生,阿美利加认识到,世界格局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一个像西澳这样拥有巨大潜力和责任感的行为体,理应在全球治理中拥有与其贡献相匹配的话语权。”

威尔逊措辞谨慎,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

“我们注意到,联合国安理会目前的架构,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能完全反映当今世界的现实力量对比。

因此,我们认为,推动安理会改革,吸纳新的、重要的成员,是符合时代潮流的。”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观察着武振邦的反应,然后抛出了核心筹码:

“如果西澳有兴趣,我们愿意运用我们的影响力,推动你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当然,这需要一些时间和外交运作,但我们有信心。”

成为常任理事国!

这无疑是二战后国际政治舞台上最重量级的门票之一。

威尔逊相信,这个诱惑,足以打动任何一个有志于在全球舞台上施展抱负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