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想吃肉就听话(2 / 2)

“原则上……我们可以接受。”伊万诺夫几乎是咬着牙说道,

“具体细节,我们可以交由技术团队后续磋商。”

“很好。”武振邦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那么,欢迎北苏加入‘蜂巢网络’。希望这是一个明智的开端。”

送走心情复杂的伊万诺夫,秦若雪有些感慨:

“真是没想到,他们居然这么快就妥协了。”

“因为他们没得选。”

武振邦走到巨大的世界地图前,手指划过即将连接龙江省与西伯利亚的虚拟航线,

“旧的秩序正在瓦解,谁先拥抱未来,谁就能占据主动。北苏人虽然傲慢,但并不愚蠢。他们很清楚,被排除在这个体系之外意味着什么。”

就在与北苏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的同时,西澳自身的科技树也在疯狂生长。

秦若雪领导的空间科技团队,在三角电池技术取得突破后,迅速将重心转向了大型电动船舶的研发。

位于西澳西北海岸的隐秘船坞内,第一艘千吨级全电驱动、具备高度自动化功能的散货船“探索者一号”已经完成了船体合拢,正在进行最后的舾装和控制系统调试。

这艘船摒弃了传统的柴油发动机和庞大油箱,船体底部密布着模块化的三角电池组,动力来自高效电推系统。

它设计的续航能力足以支撑其在澳洲与东南亚之间往返,并依托沿岸和岛屿上的换电站进行快速能源补充。

“根据模拟,‘探索者一号’的运营成本将比同吨位传统船舶降低60%以上,噪音和污染几乎为零。”

秦若雪向武振邦汇报时,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更重要的是,它与我们的无人机共享能源网络和导航系统,未来完全可以融入全域无人物流体系。”

武振邦看着“探索者一号”的设计图,满意地点点头:

“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下一步,朝着万吨级、甚至十万吨级的电动集装箱船和油轮进军。我们要让未来的海洋,同样布满我们的‘蜂巢’。”

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正如我之前所说,推广要讲究策略。

先满足我们自身和核心伙伴的需求,逐步替代老旧船只。

给传统航运业和石化能源出口国一个缓冲的时间,避免引起过度的市场震荡和敌对情绪。温水煮青蛙,才是上策。”

随着蜂巢物流网络在北亚布局的敲定和电动船舶技术的突破,西澳的战略地位变得更加稳固而超然。

它不再仅仅是一个资源输出地或区域性强国,而是悄然成为了连接大陆与海洋、引领下一次能源与物流革命的核心节点。

冷战的两极仍在对抗,但竞争的焦点,已经开始不自觉地向西澳所主导的新赛道倾斜。

武振邦坐在帕姆泉堡的控制中心内,看着屏幕上代表全球物流、能源、信息流动的复杂数据流,知道他所谋划的棋盘,正在一步步按照他的意志铺开。

这一次之所以他一反常态的亲自出马接待北苏代表,一是因为蜂巢空天物流系统是振邦集团旗下的私人资本。

再有就是他非常想亲自看一看傲慢的北极熊吃瘪的样子。

而下一步,他该考虑如何将这种影响力,更深入地渗透到全球经济的毛细血管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