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塔州军事基地(2 / 2)

曾经依靠巴斯海峡开展的羊毛、矿产贸易,如今成了奢望。

每一艘试图进出维多利亚港口的货轮,都要在塔州海军的监视下接受严格检查,稍有异常便会被勒令返航。

州议会里,白人议员们一次次拍着桌子怒斥 “这是非法封锁”,却连组织一次像样抗议的勇气都没有:

塔州空军基地的战机每天会定时掠过维多利亚上空,引擎的轰鸣声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时刻提醒着他们反抗的代价。

有人曾试图联系英国本土求援,可无线电信号刚传出州境,就被杨蜜掌控的西澳国家情报局截获。

没过多久,那些暗中联络的议员家门口,就会出现一份 “善意提醒”。

里面附着他们与英国特工密会的照片,以及一份西澳福利制度的详细说明书。

“要么放下傲慢好好合作,要么失去现有的一切”,

这份提醒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不少人最后的抵抗念头。越来越多的维多利亚民众开始动摇。

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看着西澳那边完善的医疗、免费的教育,再对比自家因贸易封锁日渐下滑的生活水平,纷纷通过合法途径申请西澳居住证,昔日 “白澳思想” 的土壤,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流失。

与此同时,塔州的特别军事区里一片繁忙。

武振邦最新研发的 “天穹” 防空系统刚在这里完成测试,就被装上运输机,发往南亚的阿陶罗岛军工园区开始部署;

两艘超级航母则轮流在巴斯海峡巡航,舰上的舰载无人机时不时与塔州空军开展联合演练,威慑力十足。

杨力坚每天都会绕着基地巡查,曾经纨绔的脸庞如今满是沉稳,他知道妹夫压在自己肩上的担子 。

不仅要守住维多利亚的海上通道,还要盯着夏利特家族的动向。

夏利特家族在塔州的建设从未停下,他们投资修建的港口、工厂表面上是为塔州经济做贡献,实则总想偷偷绕过监管,与维多利亚州进行私下贸易。

可每次他们的货船刚离开码头,就会被塔州空军海防的巡逻艇 “偶遇”。

次数多了,家族负责人只能亲自登门拜访杨力坚,带着厚礼试图谈条件,却每次都被杨力坚用 “按规定办事” 挡回去。

“我们是保护你们资产的,自然要确保每一笔交易都合法合规”,

杨力坚的话滴水不漏,夏利特家族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公然对抗 —— 他们清楚,塔州军事基地的实力,足以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无立足之地。

只要他们不起歪心眼,这片土地就是他们四处流淌着牛奶和蜂蜜的美好家园。

武振邦对这一切了如指掌,他坐在帕姆泉堡的办公室里,看着眼前的澳洲地图,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维多利亚州的同化只是时间问题,而塔州和阿陶罗岛的科技、军事输出,正让西澳和南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源源不断的华人劳工带着先进的技术来到这里,在沙漠里开垦农田、在荒野上修建城市。

曾经的不毛之地正慢慢变成宜居家园。

他知道,要彻底改变澳洲的格局,还需要更多时间,但他有耐心 —— 手中的资金、先进的科技,还有越来越多认同多元文化的民众,都是他实现目标的底气。

朝阳从巴斯海峡升起。远处,维多利亚州的海岸线隐约可见,而近处,一艘艘满载着西澳物资的船只正缓缓驶离港口,前往澳洲各地。

一切都按部就班的按照武振邦的意图缓缓的向前发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