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放长线钓大鱼(2 / 2)

北边对此保持了沉默,既乐见港岛用水危机缓解,又对西澳资本如此深度介入本地民生工程心存疑虑。

但鉴于其商业形式和港府的主动请求,暂时未加干涉。

武振邦“不主动、不拒绝、负责任”的策略初显成效。

与此同时,曹碧莲的“泛亚国际人力资源合作总公司”业务开展得“如火如荼”。

公司的招聘广告铺满了天竺和东南亚国家的报纸电台,描绘着前往西澳和南亚“淘金”的美好蓝图。

报名点人山人海,渴望改变命运的劳工们挤破了头。

高昂的费用未能阻挡他们的热情,许多人甚至借下高利贷来支付“机会成本”。

曹碧莲坐在四九城的办公室里,看着财务报表上指数级增长的数字,志得意满。

她动用关系,将公司业务迅速扩张到巴铁、孟加啦等国,俨然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劳务输出垄断巨头。

她甚至开始模仿南亚的“迪文模式”,试图在输出劳工的同时,掺沙子般安插一些“自己人”进入南亚和西澳的基层管理岗位。

美其名曰“协助管理同胞”,实则想逐步构建自己的信息网络。这些小心思,自然瞒不过杨洛夫手下那些经验丰富的反间谍官员。

每一笔经过“泛亚公司”账户的资金,每一个被安插的“自己人”,每一份与南亚西澳腐败官员的秘密协议,都被杨洛夫的情报网清晰地记录在案。

一份厚厚的、证据链完整的档案正在迅速形成,里面详细记载了曹碧莲及其关联人员中饱私囊、利益输送、甚至涉嫌出卖部分非核心情报以换取便利的罪行。

杨洛夫偶尔会将一些摘要发送给武振邦。

武振邦通常只是扫一眼,回复一句:

“继续观察,账目记得再细一些。”

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收网的时候。

曹家这棵树,根系远比露出来的深,需要让曹碧莲把更多的枝蔓伸出来,也需要让曹玉坤、甚至曹锦棠更深地卷入其中。

蜜月中的武振邦并未完全放松对全局的掌控。

他通过加密通讯,指示卫斯理和亚旭,对曹碧莲安插的人手进行“区别对待”:

无伤大雅的,给予一些无关紧要的岗位,满足其虚荣心;

试图接触敏感信息的,则进行严密监控并反向利用,传递一些精心准备的假情报;

而对于那些与曹家关联过深、可能造成实质危害的,则找借口逐步边缘化或调离关键岗位。

同时,他也加强了对西澳和南亚内部官员的整肃。

由戴维和亚旭出面,以“提高行政效率、打击官僚作风”为名,处理了几个与曹家过往甚密、确有贪腐行为的官员,敲山震虎,警告其他人保持距离。

这场围绕移民渠道的博弈,在表面的“紧密合作”下,暗中的较量从未停止。

武振邦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渔夫,稳稳握着钓竿,看着鱼儿在饵料周围游弋、试探,甚至得意地吞钩。

他却不急于起竿,只是从容地收放着线,等待最合适的时机,确保能一击必中,连根拔起。

碧海蓝天之上,“星洲号”继续着她的环球航行,甲板上欢声笑语,仿佛一切岁月静好。

但武振邦知道,平静的海面之下,暗流愈发汹涌。

港岛的工程、曹家的贪婪、美苏的窥探、以及内部需要清洗的污垢…

所有这些,都在酝酿着。

他的蜜月,既是一次休息,也是一次远离风暴中心的观察和思考。

他知道,当旅程结束,重返西澳之时,就是许多问题需要彻底清算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