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南亚大兴电子厂与柳云签订了入股合同,由柳家支持,以柳云的名义投资100万华币获取了大兴电子厂百分之40的股份。
大兴电子厂是一家生产晶体管,电子屏幕等与电视机相关的中型企业。
虽然名义上是私人企业,但实际背后控股人却是迪文投资控股,是武振邦效仿后世狮城的淡马锡国有控股方式摆在前台的一家公司。
整个南亚共和国的所有企业都是以这种形式进行控股管理的。
迪文投资,掌控着南亚全国百分之百的军工、航空、交通、电子、纺织等国家命脉的行业,以及大部分大中型私人企业的百分之20的不可稀释控股权。
是一家披着私人资本外衣的国有控股公司。
迪文全球控股由南亚财政部100%控股,建国成立,以商业化原则管理政府资产。
历经本地产业促进—战略投资与区域拓展—全球投资与可持续转型”三阶段,目前已成长为东南亚重要的主权财富基金与长期投资者 。
本地产业促进;以商业原则运作大型工业项目,支持航空、银行、石化等发展 奠定“政企分开、管资本”的迪文模式;目前组合净值约50亿元。
接管初始资产,开启商业化治理 。
推动旗下企业上市与市场化,奠定再投资资本基础 。
同年首份年报发布,治理与透明度跃升 。
之后加大海外布局,包括现在的南亚、狮城、西澳、海蒂,以及全球各地的商业资本运营都由这家国有控股公司管控。
1960年:发布“迪文2000公告”,强调韧性与长期可持续回报 。
治理与模式特点为政企分开、管控资本,可持续发展:
财政部为唯一股东,通过董事会实施市场化治理,不干预日常经营 。
商业化与专业化:以财务回报与风险调整后收益为核心,动态配置与退出 。
透明度与问责:自1960年建立起就公开年度财报供全民监督,目的是提升市场信任与监督 。
虽然不参加日常经营 ,但是对私人资本这一块管控的非常严格,尤其是对私人股东股权的变更
柳云签订的入股合同,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不合法的。
这种先进的管理机制在后世70年代才出现。
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南亚资本对其了解还不够深刻。
把柳云拉进来,也是亚旭的一步活棋。
一方面能够深度捆绑柳云以及曹家,方便利用他们在华国国内的影响力为自己谋福利。
另一方面想要收拾他们也是随时随地的事儿。
埋下这个雷就是为了方便日后的拿捏。
当前还是以经济建设为第一前提。
曹碧莲则利用其职务和魅力,更积极地接触南亚政府内部的非核心官员。
试图为自家寻找更加可靠的商业伙伴。
柳云则天天陪着曹碧莲的身前身后,把舔狗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
而丹尼则在亚旭的授意下,作为南亚总统的私人幕僚,积极的和曹柳二人互动,一副友好合作伙伴的模样。
占据地主和实力优势,张开怀抱全面与二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