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建国后的各种乱象(2 / 2)

边境上印尼军队的刺刀寒光,国际社会的冷眼审视,境内蠢蠢欲动、尚未归附的枪杆子,还有眼前这堆积如山、无法破译的殖民密码……每一个都是足以将这个襁褓中的共和国扼杀在摇篮里的绞索。

他坐回宽大的椅子,椅背的硬木抵着脊椎,传来清晰的凉意。

目光落在桌面上那份《暂行条例》上。“九席…先到先得…”他喃喃自语,手指划过那冰冷的铅字。这简单粗暴的规则,是他在这巨大压力下,唯一能想到的、最快打开僵局的铁锥。

它在帝力掀起的狂热,既是他需要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一剂引发内爆的毒药。他必须在这有限的、脆弱的秩序框架内,以最快的速度,筛选出第一批愿意上船的“合作者”,哪怕他们良莠不齐。只有先搭起一个勉强能看的台子,才能有下一步——无论是争取国际承认,还是震慑内部的豺狼。

帝力的空气仿佛被点燃,充满了硫磺与硝石的味道。

每一天,注册处门前的争斗都更加白热化。卫兵的人数增加了,明晃晃的刺刀构筑起一道脆弱但必要的防线。

混乱被强行压制成一种表面上的、令人窒息的秩序。登记处的木门如同一个吞噬希望的闸口,每一次开启,都伴随着一阵几乎引发骚动的骚动和无数双充血眼睛的注视。

每一个成功拿到那盖着鲜红印章、写着序列号的简陋收据走出大门的人,无论之前多么狼狈,此刻脸上都焕发出一种近乎神圣的光彩,仿佛握住了通往未来的船票。

而更多被拒之门外、或者还在漫长队伍中煎熬的人,眼中的光芒则迅速被焦灼、嫉妒和怨毒取代。街头巷尾,关于“内定”、“贿赂”、“某个政党材料造假”的流言如同热带雨后滋生的霉菌,疯狂蔓延,在人们心中投下不信任的阴影。

亚旭站在总统府办公室的窗前,凝视着这座在希望与绝望交织中喘息的城市。秘书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一份刚收到的密电放在他桌上最显眼的位置。

亚旭拿起那份薄薄的电文纸。发报单位是部署在西部边境附近的一个侦察小组。电文内容极其简短,却像淬了毒的冰锥,狠狠刺入他的眼底:

“爪哇军侦察分队三组,约三十人,携重机枪两挺,已深入我实控区五公里。位置:艾留镇以南山林。未交火。意图不明。持续监视中。请指示。—— 哨站07”

艾留!距离帝力只有不到五十公里!那片崎岖的山林,曾经是抵抗战士的天然屏障,此刻却成了敌人刺探的绝佳通道。

三十人,重机枪……这绝非简单的边境巡逻,这是一次赤裸裸的、带着军事威慑性质的试探和挑衅。他们在丈量这个新生共和国的底线,测试它的反应速度和抵抗意志。

亚旭的手指猛地收紧,薄薄的电文纸在他掌心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他仿佛能透过地图,看到那些穿着迷彩服的印尼士兵,像阴险的鬣狗,悄无声息地潜入本属于他的国土,冰冷的枪口指向共和国的心脏。

国际社会的沉默,此刻有了最残酷的注脚——他们默许,甚至可能在期待,爪哇人替他们“解决”掉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麻烦。

压力如同实质的巨岩,轰然压下,几乎令人窒息。边境的刺刀,内部的暗流,堆积如山的无解档案……一切都指向一个残酷的事实:

这个共和国,必须立刻、马上,拥有一个哪怕只是象征性的、能摆上台面的“议会”外壳!没有这个壳,他连在国际社会面前发出声音、控诉侵略的资格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