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吃鱼自由(2 / 2)

一个小小宅院武振邦倒并不甚心疼,但这个鱼池是未来三年的水产来源的绝好借口,他可不想就这么轻易放弃。

冬天来临之前他打算在整个院子里加装水暖,也象征性的在锦鲤池里装一组,这样冬天池水不冻的理由也有了。

主打一个你讲理我就给你一个相对合理的理由。你若胡搅蛮缠,哼哼……!

回屋收拾完毕,告别霍老一家,武振邦开始了街溜子生涯,一路溜溜达达沿着大街向什刹海走去,路过的供销社就进去买买买,感觉有用的东西就买下来备用,老爸给的钱和票据就这样给花的七七八八。

来到什刹海边上,由于是上班时间,边上也没几个人垂钓,毕竟现在还没到物资十分紧缺的年代,零星有两个垂钓老者也是消遣为主。

找到一个湖边垂柳的地方,左右无人,他钻入空间飞向湖心潜入水下,什刹海湖心最深处也不过三米多。

水中各种鱼类倒是不少,武振邦引动湖水进入空间注入新挖的长条型池塘,怕大量收水引起湖面波动,他选择了慢慢收取,连鱼带水耗时一个小时才把池塘灌满。

除了几条十多斤的百年老鱼看不出什么变化以外,那些跟随湖水进入加入空间的各类鱼虾蟹,在武振邦意念关注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按这个速度,用不了三天,这些几两重的孩童巴掌大小的鱼儿就会成长为两三斤的大鱼。

这还是武振邦没有把鱼池挖到加速最快的区域,不然成长的会更快。

武振邦尝试着取来一些溪水加入到池塘,仅仅十公斤溪水就使得池塘如同沸腾了开锅了一般,鱼儿开始在水中雀跃游动,时不时的跳出水面,一片欢腾的景象。

武振邦没再犹豫,收了一把麦麸扔进池塘就不管了。

离开什刹海回到医馆老宅,和老爸说了想给秦老胡同宅院装水暖的想法,老爸也比较赞同,找来了和自己家相熟的老街坊陈伯。

陈伯是这一片胡同的老人,一听原来的东家有事相求,立刻拍着胸脯表示没问题,明天工人就能到位,工具耗材都不用操心,只是这水暖管线锅炉没地淘弄去。

武振邦表示这个他来解决,与陈伯分别后,他驾驶空间飞往九州岛,经过两个小时的飞行,他来到了九州岛上空,辨别了下方向就向九州岛西端的长崎而去。

此时的倭国的长崎由于二战中遭受原子弹轰炸,城市破坏严重,经济恢复面临较大挑战。

不过到1958年,其人口已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基础。

此时长崎的经济在逐步复苏,除了重工业,农业和水产业也占有一定比重,为城市的经济恢复提供了支撑。

在这里弄几套水暖器材锅炉什么的应该不算难事吧?正好搂草打兔子看看还能顺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