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没有通知任何人,只是想来看看项目的进展,顺便,看看那个主动扎进基层的“小草”。
当看到宋婷婷不再是那个只是默默记录、跑腿传话的助理,而是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以清晰的逻辑、扎实的准备和沉稳的气度,影响一场重要谈判的走向时,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那眼神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
楚瑶轻轻碰了碰林薇的胳膊,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楚:“薇姐,你看她……像不像我们当年,为了第一个店面的租金,跟那个老油条房东据理力争的时候?”
林薇没有立刻回答,她的目光紧紧跟随着会议室里那个自信从容的年轻身影,仿佛透过时光的尘埃,看到了二十多年前,那两个一无所有、却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识,在宋家屯的夹缝中挣扎求生的自己。
那时,她们也是如此,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运用所有的智慧和勇气,去争取,去谈判,去为渺茫的未来杀出一条血路。她们也曾青涩,也曾忐忑,但眼神里燃烧着同样的光——那是渴望改变命运、亲手创造未来的光。
如今,这光芒在下一代的眼中,以另一种方式,更加明亮、更加坚定地闪耀着。
“像,也不全像。”林薇终于开口,声音很轻,带着一丝悠远的回忆,“我们那时候,更多是被逼到绝境的破釜沉舟,是野路子的摸索。她不一样,她有我们为她打下的基础,有系统知识的武装,眼界更开阔,手段也更……规范。”
她的语气里,没有嫉妒,没有失落,只有一种深沉的欣慰和了悟。
“她比我们当年,起点更高,也走得更稳。”楚瑶补充道,眼神中充满了骄傲,“你看她用的那些词,‘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模型预测’、‘阶梯方案’……咱们那时候,哪懂这些?全靠胆子大、脸皮厚。”
“这就是进步。”林薇微微颔首,嘴角泛起一抹释然的笑意,“我们拼命奋斗,不就是为了让下一代,能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看得更远,飞得更高吗?”
她们不再年轻,鬓角确实染上了霜华,商场沉浮二十余载,身心都留下了疲惫的痕迹。很多时候,她们也会感到力不从心,也会担心这艘越来越大的船,未来的航向在哪里。尤其是面对现代化管理、资本运作、互联网冲击这些新课题时,她们常常感到需要重新学习,步履维艰。
但此刻,看着宋婷婷在谈判桌上展现出的成熟、干练与智慧,那种源于血脉、却又超越时代的传承感,让她们一直悬着的心,仿佛找到了可以安放的支点。
接班人,正在以超出她们预期的速度,茁壮成长。她不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是主动选择了风雨,并且在风雨中迅速抽枝展叶的乔木。
“看来,我们可以开始考虑,慢慢把更重的担子交给她了。”林薇轻声说,像是一个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是啊,”楚瑶表示赞同,目光依旧追随着会议室里那个光芒初绽的年轻人,“是时候了。”
两人没有进去打扰,就像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窗外阳光正好,洒在“宋氏时代广场”崭新的外立面上,也洒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个时代或许正在缓缓落下帷幕,但另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时代,正由新一代人,稳稳地接手。
时代的交接,并非轰轰烈烈的仪式,而是在这日常的奔波、每一次的决策、每一分的成长中,静默而坚定地完成。林薇和楚瑶知道,她们可以放心地将画笔交给下一代,去描绘那幅名为“未来”的、更加璀璨的鎏金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