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土地的博弈(2 / 2)

“从一家小卖部,到今天的集团公司,宋氏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这片土地的滋养。”她的声音充满感情,“我们熟悉这里的每一条街道,了解这里的每一位顾客。我们知道宋市人民需要什么,期待什么。”

她展示了一组数据:宋氏集团百分之八十的员工是本地人,每年为地方贡献税收超过千万,带动就业数千人...

“我们想要建设的不只是一个商业项目,更是对这座城市的回馈。”这句话打动了许多在场的政府官员。

会后,张副市长特意留下林薇:“林总,你们方案中提到的‘保留工业记忆’的设计理念,领导们很感兴趣。”

决胜时刻

土地招拍挂当天,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来。拍卖厅里坐满了各路开发商的代表,宋氏团队坐在前排,每个人手心都捏着汗。

起拍价五千万,每次加价不低于一百万。

“五千一百万!”

“五千三百万!”

“五千五百万!”

价格很快突破七千万,竞拍者逐渐减少,只剩下宋氏、深圳开发商和那家外资企业。

当价格叫到八千五百万时,深圳开发商退出竞争。

“九千万!”外资企业的代表举牌。

杨帆看向林薇,她轻轻点头。

“九千一百万!”杨帆举牌。

外资企业代表犹豫了一下,再次举牌:“九千三百万!”

这个价格已经接近宋氏的底线。所有人都看向林薇。

她没有立即举牌,而是站起身,向拍卖师示意:“请问我可以再做一次陈述吗?”

这个意外的请求让全场愕然。在征得同意后,林薇走到台前: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这个价格已经超出了项目的合理价值。但我们仍然愿意继续竞拍,不是因为我们有更多的资金,而是因为我们有更深的感情。”

她展示了几张设计图:“在我们的方案中,将保留原工业区的部分建筑元素,建设一个工业记忆广场;我们将拿出百分之五的面积,无偿支持本地非遗项目的展示和传承;我们承诺,项目建成后,将为原工业区下岗职工提供优先就业机会...”

这些承诺,让在场的政府官员频频点头。

外资企业代表在交头接耳后,没有再举牌。

“九千三百万,第一次!”

“九千三百万,第二次!”

“九千三百万,第三次!成交!”

锤声落下的那一刻,宋氏团队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

余波未平

然而,拿地只是第一步。

签约仪式后,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原工业区的职工安置、周边居民的拆迁补偿、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每一个问题都复杂棘手。

“这才是真正的考验。”林薇在项目启动会上说,“我们要让所有人都感受到,这个项目带来的不仅是商业利益,更是生活品质的提升。”

她亲自带队,挨家挨户走访受影响居民,听取他们的诉求;与政府部门反复沟通,争取最好的安置政策;与设计团队深入研究,优化项目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宋氏“诚信、团结、不忘本”的价值观得到了充分体现。很多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居民,在了解宋氏的处理方案后,态度逐渐转变。

新的开始

三个月后,项目奠基仪式隆重举行。仪式上,不仅来了政府领导、商业伙伴,还有很多宋市的普通市民。

张副市长在致辞中说:“这个项目之所以选择宋氏,不仅因为他们的出价,更因为他们的诚意和责任感。”

林薇在发言中承诺:“我们会用宋氏二十六年的信誉保证,把这个项目建设成宋市的新名片,不辜负这片土地的期望。”

奠基培土时,林薇特意邀请了几位原工业区的老职工一起参与。这个细节,被当地媒体广泛报道,称赞宋氏是“有温度的企业”。

夜幕降临,林薇独自站在项目工地前。推土机已经进场,昔日的厂房正在拆除,但那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工业元素将被精心保留。

“我们做到了。”楚瑶走到她身边。

“不,”林薇望着远方,“这只是一个开始。”

土地的博弈结束了,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对宋氏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商业项目的开始,更是一个企业迈向新高度的起点。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宋氏用智慧、诚意和责任感,赢得了关键的发展机会。而这一切,都将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