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展示了现金流压力测试、风险评估矩阵等专业分析。
“综合来看,”杨帆结论,“目前进入邻市时机不算最佳。建议暂缓,但可以先行租赁一个低成本小场地作为前哨站,积累经验和本地资源,一年后再评估。”
清晰的数据,严谨的分析,让刚才还争执不休的众人都安静下来。
“现在,”林薇环视全场,“还有人坚持立刻投资五百万吗?”
宋建国摸了摸鼻子,没说话。宋卫东也陷入了思考。
宋老实的智慧
一直沉默的宋老实,终于缓缓开了口,声音不大,却让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咱们家,就像在开一辆车。”老人用手比划着,“以前是辆小三轮,路也熟,家里人谁都能蹬一段,歪了斜了,伸手就能扶住。”
他顿了顿,喘了口气:“现在,这车换成了大卡车,装了这么多人的饭碗,走的还是没走过的山路。这时候,还能让谁都来把一把方向盘吗?”
这个朴素的比喻,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得让会看地图、懂机器的人来开。”宋老实看向杨帆,又看向林薇和楚瑶,“家里人,可以坐在车里帮着看路,提醒哪儿有坑,但不能都去抢方向盘。董事会,就是选出来的好司机。”
他最后总结道:“规矩立好了,不是疏远了,是为了这个家,这个企业,能走得更稳,更远。为了以后不管是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是你们这些中间力量,甚至是浩然他们这些小辈,都能在这辆大车上,安安稳稳地坐到目的地。”
老人说完,轻轻靠回椅背,闭上了眼睛,仿佛耗尽了力气。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赵金凤悄悄抹了抹眼角。
共识的达成
宋老实的话,像一阵温润的雨,熄灭了争执的火焰,浸润了每个人的心田。
经过短暂的休息和私下交流,会议重新开始。
宋建国第一个表态:“爸说得对。我...同意第二条。企业不是过家家,不能谁都说了算。”
宋卫东也叹了口气:“是我眼界窄了。想着自家的事自家定,没想过现在咱们的事,连着几百号员工的家呢。”
李大明等人也纷纷点头。
随后,会议逐条讨论了宪章的其他内容:股东的权利与义务、分红机制、退出机制、家族成员在不同岗位的行为规范、以及最重要的——价值观传承。
每一个条款都经过充分讨论、修改、完善。争论依然存在,但已经是从建设性角度出发的理性辩论。
初稿落定
当夕阳西下,最后一条条款也达成共识时,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
《宋氏家族宪章(初稿)》终于诞生了。它不仅仅是一份文件,更是一个家族从感性走向理性,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标志。
林薇看着这份凝聚了全家智慧与心血的初稿,眼眶微热。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宪章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但它奠定了基石,指明了方向。
楚瑶轻轻握了握她的手,低声道:“大姐,我们做到了。”
杨帆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他见证了一个中国家族企业在传承关口做出的最艰难也最明智的选择。
宋浩然等年轻一辈,则显得异常兴奋。他们从这份宪章中,看到的不是束缚,而是一个更加规范、公平,可以让他们凭本事施展拳脚的未来舞台。
宋老实被赵金凤扶着,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暮色中自家那棵老槐树的剪影。他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踏实而欣慰的笑容。
根,扎得更深了。这棵大树,未来的风雨,或许能扛得更稳当些。
宪章的诞生,不是故事的结束,而是一个关于传承、治理与爱的,新故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