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杨帆的去留(2 / 2)

在一排货架前,他听到一位老顾客对店员说:现在你们这里越来越像大超市了,什么东西都有条有理的。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杨帆。他意识到,这两年来他推动的每一个改变,都在这里扎下了根。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南方那家企业的人力总监:杨先生,考虑得怎么样了?我们老板说条件还可以再谈。

家庭会议

同一时间,宋家老宅里,一场关于杨帆去留的家庭会议正在进行。

我们必须留住杨帆。楚瑶首先表态,他现在是集团现代化管理的核心。

宋卫国却提出不同看法:强扭的瓜不甜。如果人家有更好的发展,我们也不能挡着。

让人意外的是,赵金凤这次站在了楚瑶一边:杨总监这孩子,虽然有时候较真,但是个负责任的人。这两年来,咱们企业能有这么大变化,他功不可没。

宋老实缓缓开口:留人先留心。咱们得让杨总监知道,这里需要他,这里也是他的家。

林薇静静地听着每个人的发言,最后说:我有个想法。

特别提案

周一早上,杨帆被请到董事会会议室。推开门,他惊讶地发现不仅所有董事都在场,还有各部门主管和员工代表。

杨总监,林薇微笑着开口,今天这个会,是想请你听听大家的心声。

第一个发言的是李大明:杨总监,说实话,你刚来的时候我真看你不顺眼。但是现在我明白了,企业管理确实需要你这样的专业人才。希望你留下。

接着是仓库的老张:杨总监,你教我的那个库存管理办法真好用,我现在干活轻松多了。

年轻的员工代表说得更直接:杨总监,你是我们的榜样。我们都想成为像你一样专业的职业经理人。

最后,宋卫国拿出一个文件袋:这是董事会通过的决议。我们准备设立集团副总裁职位,由你担任,全面负责公司的运营管理。同时,我们还将给你百分之三的干股。

这个提议大大出乎杨帆的意料。他清楚地知道,在宋氏这样的家族企业,获得股权意味着什么。

**心灵对话

会后,林薇和杨帆在办公室进行了一次长谈。

我知道,南方企业给你的条件更优厚。林薇坦诚地说,但是杨帆,你想过没有,在那里你可能只是又一个职业经理人,而在宋氏,你正在创造历史。

她打开一份文件:这是你两年前刚来时做的企业诊断报告。再看看现在——我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培养了专业团队,实现了数字化管理。这些变化,都有你的心血。

杨帆沉默着。他想起这两年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抵触到后来的接纳,从单打独斗到团队协作,从职业经理人到...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打工者。

**决定

第二天早上,杨帆早早来到办公室。他先给南方企业的人力总监回了电话,婉拒了对方的邀请。

然后,他拨通了林薇的电话:林总,我决定留下。不过,我有个条件。

当杨帆走进会议室时,所有人都紧张地看着他。

我决定继续留在宋氏。他的话让在场的人都松了口气,但是,我不要那百分之三的干股。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他继续说:我希望把这部分股权设立为员工发展基金,用于培养更多的专业管理人才。因为我相信,一个企业的长久发展,不能只依靠某个人,而要依靠完善的制度和人才梯队。

这个决定,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新的开始

续约仪式简单而温馨。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真诚的承诺。

杨帆在签约后说:我选择留下,不是因为更好的条件,而是因为我看到了宋氏成为一个伟大企业的可能。在这里,我不仅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更是一个建设者。

仪式结束后,赵金凤特意送来自己做的拿手菜:杨总监,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

看着老人真诚的笑容,杨帆突然明白,这就是他选择留下的真正原因——在这里,他找到了超越职业发展的归属感。

夜幕降临,杨帆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楼下灯火通明的仓库。工人们正在按照他制定的流程有序作业,一切都显得那么井井有条。

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意味着放弃了更优厚的待遇和更大的平台。但是,能够亲手将一个传统的家族企业打造成现代化企业,这种成就感是任何高薪职位都无法替代的。

而对宋氏来说,杨帆的留下,不仅仅留住了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更证明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已经深入人心,不再依赖于任何个人。

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在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职业经理人与家族企业的融合,正在书写着中国企业管理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