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楚瑶的坚定(2 / 2)

楚瑶接过咖啡,苦笑道:“大姐,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太过分了?”

林薇在她对面坐下,轻轻搅拌着咖啡:“说实话,你今天的表现让我很惊讶。但我理解你的立场。”

她抬起头,认真地看着楚瑶:“其实我早就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只是始终下不了决心。毕竟,卫国他们确实为公司付出了太多。”

“正是因为他们付出太多,我们才不能让公司毁在落后的管理方式上。”楚瑶语气坚定,“大姐,你还记得我们刚创业时的初心吗?我们不只是为了赚钱,是为了做一番事业。”

林薇点点头:“我明白。只是...这样一来,你和卫国的关系...”

楚瑶叹了口气:“说实话,我很痛心。但我不能为了维护和气,就眼睁睁看着公司走向衰落。”

就在这时,楚瑶的手机响了。是宋卫东发来的短信:“二嫂,听说你和二哥吵得很凶?需要我回来调解吗?”

楚瑶回复:“不用。这是原则问题,没有调解的余地。”

放下手机,楚瑶对林薇说:“大姐,我希望你能明白,我今天这么做,不是为了争权,也不是为了否定任何人的贡献。我只是希望宋氏能够走得更远。”

林薇握住楚瑶的手:“我明白。其实...我很佩服你的勇气。换成是我,可能做不到这么决绝。”

楚瑶苦笑:“你以为我不难受吗?但有些事,总要有人来做。”

接下来的几天,公司里的气氛异常紧张。

宋卫国称病不来上班,李大明等老员工也消极怠工。几个重要项目的进度明显放缓。

楚瑶对此不为所动,她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明确表态:改革势在必行,不愿意接受的可以主动离职,公司会按照劳动法给予补偿。

同时,她宣布成立改革推进小组,自己亲自担任组长,杨帆任副组长,开始强力推行新的管理制度。

让人意外的是,赵金凤在这次风波中站了出来。

在一次家庭聚餐上,赵金凤当着全家人的面说:“我支持瑶瑶。企业要发展,就要不断学习新东西。咱们不能总是抱着老一套不放。”

宋卫国难以置信地看着母亲:“妈,连你也...”

赵金凤放下筷子,认真地说:“卫国,妈知道你不容易。但你是做大哥的,要有做大哥的胸怀。公司不是咱们一家的,是几百号员工的。咱们得为所有人负责。”

这番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赵金凤开始主动学习新的管理制度。她让楚瑶给她讲解绩效考核的原理,让杨帆教她看财务报表。

有一天,她甚至拿着笔记本去找宋卫国:“卫国,妈虽然懂得不多,但我觉得瑶瑶说得对。这套新的考核办法,其实对大家都公平。你做得好,就拿得多;做得不好,就拿得少。这不是很好吗?”

宋卫国看着母亲认真的样子,态度终于有所软化。

一周后,在楚瑶的坚持下,改革推进小组发布了第一份考核结果。让人意外的是,在严格的考核下,一些年轻员工脱颖而出,而部分老员工的绩效确实不尽如人意。

楚瑶根据考核结果,提拔了三名年轻主管,同时对绩效不达标的员工进行了岗位调整。

这一举措再次引发了争议,但这一次,楚瑶没有退缩。

她在管理层会议上说:“在宋氏,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这不是一句空话。不管是谁,只要有能力,公司就会给你机会;如果跟不上公司发展的步伐,就只能被淘汰。”

会后,林薇找到楚瑶:“瑶瑶,你这样会不会太急了?毕竟那些老员工...”

“大姐,”楚瑶打断她,“还记得我们刚创业时说过的话吗?我们要建的,是一个能够传承下去的企业,而不是一个家族作坊。”

她打开电脑,调出一组数据:“你看,实行新的考核制度后,这个月的运营成本下降了百分之八,工作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十五。这说明改革是有效的。”

林薇看着数据,终于点了点头:“好,我支持你。”

一个月后,改革的成效开始显现。在严格的成本控制和绩效考核下,公司整体利润环比增长了百分之二十。

更让人惊喜的是,在新的激励机制下,员工的工作热情明显提高,特别是年轻员工,个个干劲十足。

然而,楚瑶和宋卫国的关系却始终没有缓和。即使在家里,两人也几乎不说话。

一天晚上,楚瑶很晚才回家,发现客厅的灯还亮着。宋卫国坐在沙发上,似乎特意在等她。

“我们谈谈。”宋卫国的声音很平静。

楚瑶在他对面坐下,做好了再次争吵的准备。

但出乎意料的是,宋卫国没有发火,而是长长地叹了口气:“这段时间,我想了很多。”

他抬起头,眼神复杂地看着楚瑶:“也许...你说得对。公司要发展,确实需要改变。”

楚瑶愣住了,她没想到宋卫国会说出这样的话。

“但我希望你能理解,”宋卫国继续说,“对我们这些老人来说,改变真的很痛苦。我们不是抗拒进步,只是...只是害怕被淘汰。”

楚瑶的眼眶突然湿了:“二哥,我从来没有想要淘汰任何人。我只是希望,大家都能跟上公司发展的步伐。”

宋卫国苦笑:“我知道。其实我也看到了新制度的好处,只是拉不下这个脸来承认。”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给我点时间,我会努力适应的。”

那一刻,楚瑶知道,他们终于迈出了和解的第一步。

改革的路还很长,冲突也不会就此结束。但楚瑶相信,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最终一定会得到所有人的理解。

夜深了,楚瑶独自在书房里整理改革方案。她知道,明天的会议上,还会有新的挑战等待着她。

但她不再害怕。因为她深知,在企业发展的重要关口,有时候,坚定比妥协更重要。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空中,清冷的月光洒在她的书桌上。楚瑶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一句话:

“管理无情,但人有情。如何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保全感情,是管理者永恒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