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窗外世界(2 / 2)

“还记得咱第一次去省城进货不?”宋卫东靠在床头,手指敲了敲床垫,“那时候住的是五块钱一晚的小旅馆,房间小得转不开身,连电扇都没有,半夜热得睡不着,只能坐门口扇蒲扇。”

楚瑶接过话头,指尖轻轻碰了碰知遥的头发:“现在能住上带卫生间的宾馆,能洗热水澡,这都是咱一步步拼出来的,辛苦没白费。”

第二天去博物馆,玻璃展柜里的文物让全家人挪不动脚。走到近代商业展区,林薇停在一组老商铺复原模型前,模型里的柜台、算盘、货签都做得惟妙惟肖。

“你看,”她指着模型里的木质货架,“这就是三十年前的商店,卖的东西少,连个像样的陈列都没有。”

楚瑶点头,目光落在模型旁的照片上:“咱们现在做的,以后也会变成这样的‘历史’。”

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科技馆。看到自动售货机时,宋婷婷凑过去,盯着机器里的饮料罐:“按一下就能出来?将来咱超市也装这个,多方便!”林薇把他拉到身边,笑着说:“等咱再攒点钱,说不定真能装上。”

下午逛百货大楼,赵金凤在服装区停住脚,目光黏在一件米白色羊毛衫上。她伸手摸了摸,又赶紧缩回来,看了眼标价——八十块,吓得连连摆手:“太贵了,太贵了。”楚瑶看在眼里,趁她不注意,悄悄让售货员包了起来。

晚上回到房间,楚瑶把羊毛衫递过去。赵金凤捏着柔软的羊毛,手指都在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你这孩子,咋这么浪费……”

“妈,您这辈子省吃俭用,该穿件好的。”楚瑶帮她把羊毛衫披在肩上,“您值得。”

返程的大巴上,车厢里安静了许多。赵金凤靠在车窗上,望着外面渐渐熟悉的田野,眼神比来时亮了些。

“想啥呢?”宋老实碰了碰她的胳膊。

赵金凤轻声说:“我在想,这世界真大啊——比咱屯子大,比县城大,还有好多咱没见过的东西。”

回到家时已是深夜,栀子花香还在院门口飘着。小草一进门就跑到超市里,摸了摸熟悉的货架,又看了看收银台,转头对楚瑶说:“妈妈,咱的超市也很好!就是以后能装个自动售货机就更好了。”

第二天一早,超市按时开门,可熟客们都觉出了不一样。宋卫东手里多了个笔记本,上面画满了省城超市的货架陈列图,还标着“零食区靠门口”“日用品摆上层”;周晓云把账本摊在桌上,旁边放着张纸条,写着“研究新收银系统”;连赵金凤理货时都多了句嘴,提醒员工:“把罐头摆整齐点,像省城百货大楼那样,看着舒坦。”

傍晚打烊后,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喝茶。夕阳把栀子花瓣染成金红色,影子拉得老长。

“这次去省城,我最大的收获是……”林薇喝了口茶,目光扫过每个人,“知道咱的路还长着呢。”

楚瑶点头:“省城的超市都用电脑管账了,咱要是不跟上,迟早要落后。”

赵金凤突然笑了,手里的蒲扇摇了摇:“怕啥?三年前咱还在为下顿吃啥发愁,现在有超市、有食品厂、还有服装生意——只要咱肯干,啥坎儿过不去?”

夜色慢慢沉下来,超市的灯一盏盏熄灭,可每个人心里都亮着一盏灯。那是见过更大的世界后,被点燃的希望之灯,照着他们往更远的地方走。这场短暂的省城之旅,不仅是一次放松,更是一次“充电”——让他们看清了方向,也更笃定了,往后的日子,要走得更稳、更远。